单位名称 | 紫阳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保管、资产配置、产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 |
住所 | 紫阳县环城路公安局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张宁培 | |
开办资金 | 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9万元 | 7.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加强资产信息动态化管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网络信息平台的管理。对我县独立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并对填报的数据反复核实修改,保质保量完成了资产年报工作;按照财政部统一报表要求,每个月按时汇总上报,并做到动态管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醒新购资产单位及时上账、录入资产卡片,督促报废、调拨资产单位及时下账和资产接收入账。(二)做实资产基础业务管理。一是严把资产采购备案“入口关”。严格执行《关于紫阳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备案的通知》,从标准、流程、监管和归档等方面,对采购备案进行全面规范。2023年累计备案办公资产共计547.5万元。二是严查资产使用“管理关”。严格落实《紫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暂行办法》,推进资产优化配置。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资产调拨、资产出售等方式,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产利用效益,2023年对全县14处资产进行了合理调剂利用,解决了7个镇7个部门办公有公益用房问题。三是严控资产“出口关”。严格落实《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的通知》,规避资产损失浪费。构建完善了资产核销审批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防止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2023年累计核销资产百万以上788.2万元,百万以下349万元,土地房屋及构筑物229.1万元,共计1366.3万元。四是严把资产“交易关”。转发并严格执行《安康市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将所有国有资产评估及拍卖全部委托第三方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国有资产拍卖全部放在安康市资源交易中心公开、透明拍卖交易,全年实现国有资产收益61.2万元。进一步强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五是持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通过网络平台有针对各单位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开展3次业务培训交流,通过在线答疑等方式,为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多种学习途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三)实施资产自查与整改行动。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资产共享共用和全面统筹。根据《关于实行国有资产专管员和定期检查制度的通知》(紫政办发〔2020〕62号)文件要求,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起底填报工作。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按要求开展国有资产自查及盘活工作,对照资产财务、实物情况等逐项自查盘点,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促进了资产科学配置、有效使用和规范处置,为高质量完成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四)拓展基础设施信息管理。严格落实财政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关于报送《公共租赁住房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情况的通知(财办资〔2021〕12号)、《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公路资产专项清查的通知》(财资〔2021〕117号)文件要求,对全县的公共租赁住房资产、公路资产进行专项清查,理顺了资产管护责任、日常维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破坏,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五)扎实推进县级公物仓建设。公物仓是推动调剂共享、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使用效能、节约财政资金的有效途径。本年度,我中心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为公物仓的建设打下基础。一是进行全县闲置资产情况摸底。年初,县公产中心组织工作组,对全县县、镇、村三级闲置资产开展实地调查核实。建立了县、镇、村三级闲置资产台帐,为盘活闲置资产、合理挖潜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二是建立闲置资产调剂台账。已建立《紫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调剂台账》和《紫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闲置资产拟调剂登记表》,已有蒿坪镇等单位闲置资产纳入调剂台账,以待公物仓建设完成后进行调剂使用。三是开展定期检查,掌握与更新全县资产情况。执行国有资产专管员和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全县资产情况进行检查,发掘各单位超编、超配的闲置资产,通过评估审核,将这部分资产纳入调剂台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促进了我县157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盘活国有资产,对全县14处资产进行了合理调剂利用,解决了7个镇7个部门日常办公及用房问题,公开出售出租闲置国有资产,为县财政增加非税收入98.8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由于中心人员编制少,导致工作无法深入开展。2.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责不明确和管理不透明。(二)改进措施:1.积极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通过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公开招录等方式补充人员;2.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夯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资产安全。(二)强化基础管理。一是加强资产账务日常管理。二是严格人员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指导,按时完成2023年度157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报工作。(三)推进资产系统与“财政云”一体化。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公共资产采购、调配、处置等环节的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