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红椿镇中心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紫阳县红椿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代立志 | |
开办资金 | 1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16.34万元 | 5114.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锤炼德行促成长,校园风貌健康向上。育人先育德,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行放在第一位,围绕多个德育主题常态化开展晨会、班会,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以思政课堂为主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素材,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落实文明班级考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加强住宿生管理,对问题学生采取因人施策重点管理,健康向上的校风正在形成。落实“1530”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四位一体”护学岗,常态化开展各类安全教育,保障了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二)精耕教研抓教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研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基于师本,扎实开展听评课、赛教活动,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精耕团队”的名师效应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名、县级教学能手2名,全年有5个县级课题、10个校本课题结题,由我校教师主持完成的作业管理与案例展评成果荣获安康市一等奖陕西省二等奖。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教师的“备”“讲”“批”“辅”“研”“训”“考”月月有检查、有评价,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中考综合考评仅次于紫阳中学初中部、位居乡镇学校第一名,小学呈现出全面追赶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被县教体科技局授予“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三)提升素质强内涵,艺体教育彰显特色。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优先保障音体美学科教师,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利用延时服务,开设艺体类社团23个,定期展演社团成果。2023年学校先后举办了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春秋季运动会及小型体育赛事,组队参加市县多项体育赛事成绩显著,紫阳县中学生篮球赛女子获得冠军、男子获得亚军,中学生女子排球斩获全市第四名,教职工合唱比赛勇夺全县第六名,顺利通过紫阳县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估验收并获得优秀档次,“数字校园普及行动”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各项成绩的取得,提高了学校在县域内的知名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四)强化后勤抓保障,服务水平明显增强。为全面改善办学条件,2023年自筹资金60余万元完善了校园门禁系统、中心机房、网络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安装,争取社会资金40余万元建设了音乐教室、梦想教室、录播教室,筹挤资金16万余元改善学生宿舍,推进智慧食堂建设,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系统,严格按照“六统一”要求落实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多措并举落实教育保障,春秋两季共发放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38万余元,资助学生1931人次,对接社会资助7.1万元,资助学生82人,实现了义务教育零辍学目标。学校管理人员、后勤人员始终以当好师生的“勤务员”为宗旨,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办理,让老师少跑路,班子成员顾大局、敢担当、讲奉献,让学校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服务水平大大提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名、县级教学能手2名,全年有5个县级课题、10个校本课题结题,由我校教师主持完成的作业管理与案例展评成果荣获安康市一等奖陕西省二等奖。学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中考综合考评仅次于紫阳中学初中部、位居乡镇学校第一名,小学呈现出全面追赶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被县教体科技局授予“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2023年学校先后举办了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春秋季运动会及小型体育赛事,组队参加市县多项体育赛事成绩显著,紫阳县中学生篮球赛女子获得冠军、男子获得亚军,中学生女子排球斩获全市第四名,教职工合唱比赛勇夺全县第六名,顺利通过紫阳县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评估验收并获得优秀档次,“数字校园普及行动”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各项成绩的取得,提高了学校在县域内的知名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分专业教师不足。缺乏专任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2.教科研有待进一步深入。一是学校推行的新的教学模式覆盖面较小,校本化特色不鲜明,小组建设不够精细。二是教师发表论文篇数少,高质量的更少。3.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学校功能部室基本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提升空间还较大。(二)改进措施:1.通过公开招录、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招录更多专业化地理、信息技术代课老师,每年支持保障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化水平。2.筹集资金建好工会活动室,添置必要的活动设备,定期开展工会活动,让老师们积极参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增加职业幸福感;做好重大节日慰问工作,保障老师们的福利待遇;做好困难职工救助,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精细德育塑造灵魂。建设一支高水平德育工作队伍,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方案,选取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主题开展相关活动;持续做好文明班级考核评比工作,做好特殊学生、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加强宿舍管理;完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用好《素质报告册》,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充分发挥党、团育人工作,开展特色育人活动。2.精细安全守牢底线。持续落实好“1530”工作机制,用好《班务工作手册》;做好值班值守,落实好“四位一体”护学岗,建好家长学校,配强校园警务室,家校社形成管理合力;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确保校舍无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警示提醒、安全演练等工作,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3.精细教研培育名师。落实好听评课活动,做到上课有亮点、评课有缺点、议课有方向;加强理论学习,要学课标、多读教育类书籍,经常性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做实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要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为提高教学质量助力;继续建好“精耕团队”,落实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打造更强名师团队;做好“三区人才”帮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4.精细教学提升质量。抓备课,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呈现特色亮点;向课堂要质量,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抓课后辅导,优化延时服务,提高辅导时效性;开足开齐课程,优化调配教师。5.精细体育彰显活力。坚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根据课程标准不同年级固定课程内容,横向融合、纵向衔接形成闭环;开展好春秋两季大型运动会和小型体育赛事;积极组队参加县市级体育赛事活动;协助镇、社区组织好群众体育赛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学校被县教体科技局授予2023年“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