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林业技术,服务林农,促进林农增收。林业生产研究;林业规划工作;山林经济林业园区建设工作;林业技术指导工作;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林业先进科学技术;林木引种及种质资源调查管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
住所 | 紫阳县河堤路林业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明杰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56万元 | 42.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切实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工作。1.完成金钱桔(皱皮柑)繁育项目阶段性工作,采取筛选培育金钱桔(皱皮柑)优良单株,采集优良接穗芽实施嫁接优良金钱桔(皱皮柑)苗木6万余株(其中春季嫁接2.7万株,秋季嫁接4万株),春季嫁接苗木苗高已达30-50厘米,秋季嫁接有少数萌发,明春气温回暖后进行剪砧除萌及加强水肥管理措施,预计能够全面达到繁育5万株目标任务。2.适时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年度完成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生态护林员、天保护林员、林农和产业大户2000余人,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任务。(二)积极开展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林业经营主体是林业发展的载体,经营主体越多,发展林业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培育省级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一家(紫阳县兰草蜂业有限公司),市级林业龙头企业一家(紫阳县宏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紫阳县世红生态中药材有限公司、紫阳县芭蕉兴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按市局安排部署推荐上报,等待命名;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林业示范合作社的推荐工作,推荐了紫阳县绿丰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申报市级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及园区工作。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组织召开了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座谈会,11家涉林经营主体代表参加会议,广泛听取经营主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夯实了基础。按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发展思路,做好山林经济园区的培育创建工作。根据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和要求,今年新培育了紫阳县鸿丰林果产业园和紫阳县鑫山花椒园区,推荐紫阳县山野食品公司的香椿园区申报市级山林经济示范园区。(四)积极组织开展林产品推荐展销。我县林产品种类多、品质优良,且富含硒元素,但由于企业实力不强,产品推荐开展的不多,产品知晓度低,我们自己组织林业产业重点企业参加省内外林业产品博览会,先后组织4家企业赴西安、义务参加中国森林食品博览会,宣传了紫阳林产品、扩大了产品知晓度,为紫阳林产品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严格涉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林产品安全质量宣传力度,加强涉林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确保全县涉林食品安全生产;全面完成林产品及土壤有害物监测市上下达工作任务,包括板栗及土壤2批次、核桃及土壤2批次、蜂蜜2批次,相继在界岭镇班桃和麻园村采集板栗及土壤检测样本2个批次,高桥镇双龙村和权河村采集核桃及土壤检测样本2个批次,汉王镇五郎坪村和高桥镇兰草村采集蜂蜜各1个批次,采集样本已全部送到市林业局统一检测。(六)及时组织林木种苗监管工作。1.全面摸清了县内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现状,对27家种苗生产经营主体现地核实,规范林木种苗主体合法经营生产;加大林业种苗政策及相关法规宣传;扎实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强化种苗生产监管,规范林业种苗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林农合法权益。2.协助完成了林业局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林政执法、资源管理、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项重点林业工作的现场踏勘、规划设计等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围绕全县“4+3”产业链目标,紧盯林下发展空间,结合林业工程将项目同发展山林经济有机结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发展,大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发展之路。重点以25万亩厚朴优势资源为依托,全力抓好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引导和指导,2023年发展林下天麻2000亩,林下猪苓2000亩,林下大黄3000亩,其他林下中荮材8000亩。2.开展科技示范工作,投资40余万元在洄水镇庙沟村引进美国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20亩。完成林业重点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包括低产低效林改造、蒿坪河矿山生态修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新技术没有及时掌握;二是缺少项目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资金被整合,直补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我局缺少抓手;三是林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积极落实招才引智政策,通过考核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选派年轻技术骨干先后观摩考察学习,开阔了技术人员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提升了业务能力;2.积极同上林业主管部门的对接沟通,申请资金支持,开展林业特色产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积极鼓励企业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林下种养、林副加工、康养利用、碳汇养林等“以林养林”模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围绕核桃、香椿、花椒、中蜂养殖等林业重点产业开展提质增效工作,通过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抓点示范等工作措施大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继续抓好林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新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1家,力争培育1家市级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山林经济经济航母园区一个、市级山林经济示范园区一个。3.进一步开展林产品推荐展销,提高紫阳林产品知晓度。根据资阳林产品优点和市场需求,组织相关林业企业赴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宣传推荐,为紫阳林产品走出去打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