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紫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12 10:23
单位名称 紫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中省移民搬迁方针政策,编制移民搬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移民搬迁组织实施;监督移民搬迁资金管理;负责移民搬迁年度任务下达和检查验收;指导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搬迁宅基地腾退;负责移民搬迁调查研究、统计监测和信息宣传。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紫府路东段81号
法定代表人 张文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26万元 20.2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开展新一轮避灾搬迁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7月25日《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函[2023]110号要求,结合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工作安排,遵照“技术认定、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及“应纳尽纳、应搬尽搬、锁定对象”要求,紫阳县统计上报全县66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申报地质灾害避险搬迁3564户13766人。依据增发国债项目申报要求,结合地灾群测群防库统计现状,申报35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406户1726人,通过存量房安置和货币化补助方式实施避险搬迁。目前国债项目已批复,待发改委正式文件下发后及时实施。(二)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驻村帮扶工作。按照自然资源局安排,县搬迁办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业务工作,县自然资源局主要承担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和用地保障工作,已按照县巩固衔接领导小组工作要求保质推进。包联城关镇仁和社区的驻村帮扶工作人员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各一人常驻社区,积极配合城关镇人民政府稳步推进相关包联工作。(三)开展移民搬迁账务资金清理工作。组织各镇对全县移民搬迁资金来源与支付明细全面自查,清理项目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情况,核实准确资金存量、应付款项和应收账款,规范建立移民搬迁资金账务,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目前县搬迁公司正在规范核对各镇财务账套、安置台账和项目台账,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审计全面完成后规范易地扶贫搬迁资产账务工作。(四)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问题,扎实做好搬迁群众产业配套和就业帮扶。坚持因地制宜择产业,通过在搬迁户中落实中长期产业、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园区务工、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方式带动搬迁群众增收。积极动员搬迁群众参加以修脚足疗为重点的五大免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6万余元,紫阳技能扶贫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扶贫案例和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依托县内企业、产业园区、公益性岗位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加强有组织性劳务输出,帮助搬迁群众实现转移就业,基本实现搬迁户中至少有一名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稳定就业。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树立文明新风尚,切实提高搬迁群众幸福指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产业升级,盘活了移民搬迁资产。促进多方收益,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将安置点扶贫产业用房7.2万平方米由县资产运营公司回购经营,通过对外招商市场经济主体,采取资产出租或者入股投资等方式,利用移民安置点扶贫产业用房举办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商场超市、茶叶加工厂、农副产品收购等获取资产收益。目前已经办证移交512间,通过搬迁使大批群众走出农村、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催生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稳定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把偏远地区群众搬迁到功能完善的社区,让山区群众享受了和城市居民基本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和综合素质提升,并为后代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入镇,走出了一条城镇化吸引移民搬迁,移民搬迁促进城镇化的可行之路。目前,我县集镇人口超过1万人的有两个,其他各镇集镇人口均超过5000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2021年度使用政府主导建设存量房进行因灾安置,因省市未下达灾民安置补助资金,无法及时完成存量房安置结算工作,导致相关房建资金无法回笼,部门工作处于被动状态。2.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省政府已出台指导意见及资金管理细则,紫阳县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除技术单位已认定的804处隐患点,居住人员达3997户26054人。历经多次移民搬迁,居住在隐患点人员仍未进行避险搬迁,加之已出台的搬迁政策补助标准相对较低,动员群众远离地质灾害威胁工作难度及成本较大。(二)改进措施:1.建议组成移民搬迁账务资金问题研判工作专班,和县财政、审计等部门一起,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镇易地搬迁安置房的处置收入、利息收入,以及财务资金整理过程中各镇超上解群众自筹资金和预收往来款项上解等账务处理未规范的余额资金,厘清财务往来问题成因,予以督办督催,提出妥善处理方案报县政府审定。2.充分利用已有政府主导建设存量房,及市、县商品房开发形成的存量房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认真宣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相关政策,克服群众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尽最大可能动员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自主搬迁,对于主观上不愿搬迁远离灾害威胁的群众,书面告知地质灾害威胁的现状,并做好监测的相关安全宣传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对前期项目建设的遗留问题认真梳理研判,在充分调研核实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建议,理顺并处理好项目建设遗留问题,稳妥推进项目收尾工作。2.按照“政府引导、安全便利、保障基本、量力而行”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风险,着力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