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陕西省紫阳县公证处

陕西省紫阳县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4-04-12 10:19
单位名称 陕西省紫阳县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履行职责,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机构办理以下公证事项: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财产分割、招投标、拍卖、保全证据等。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红广路口司法局二楼
法定代表人 琚泽明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9万元 4.57万元
网上名称 紫阳县公证处.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司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公证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紧绕政府重点项目建设,与部门友好协作,积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服从指派,积极配合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公证需求,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友好协作和沟通交流,竭诚提供相关公证服务,如:办理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建设的保全证据公证、2023年全国紫阳修脚师职业技能邀请赛的现场监督公证、县中医院中医特色科室项目建设涉及的保全证据公证、紫阳县资产运营管理公司的保全证据公证、紫阳县经济贸易局监管的三家煤矿企业的承诺书公证、紫阳县物业管理与房产交易所申办的保全证据公证等。(二)优化服务,开展便民利民多项举措。1.从工作实际出发,深入推行“公证便民五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咨询和预约流程,安排专人负责咨询解答,积极落实“减证便民”,切实减轻群众的证明负担,优化公证办理流程,敞开“绿色通道”,提供多样化文书模板,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关爱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和法律援助双推进。2.全面落实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工作,充分体现公证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对于首次咨询且资料齐全的一律优先进入办理程序;对于材料欠缺、收集证明材料有困难的,由公证员主动与当地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协助当事人准备证明材料;对于无法受理的,尽量从专业角度给予法律建议,做好情绪疏导;对于“最多跑一次”的公证事项做到当日办证、出证,公证书立等可取;3.对于因时间或空间受限需加急办理的,一律提供人性化服务,确保优先办理、快速办结。(三)严把公证质量关。严格遵守办证规章制度、审核办证材料、认真整理公证档案,所出具的公证书未出现错证、假证情况,受理的公证业务也未出现被投诉、复查、过错赔偿情况。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完成了对近五年来所办结的全部公证案卷的全面自查,高质量迎接了全市公证质量大检查,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深刻查摆原因,建立清单逐一落实整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累计办理各类公证230余件,涉及继承、遗嘱、委托、声明、亲属关系、合同协议、保全证据、现场监督等多种类别,进一步扩大公证服务面和拓展业务类型,公证办理数量较上年度增长25%,更优质高效地满足了县域群众的公证需求,其中围绕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理公证50余件,充分发挥了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职能作用;全年公证收费共十二万余元,较上年度增长2.5倍,其中,为困难群众及相关企业办理法律援助公证8件,减免公证收费两千余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公证体制改革不到位,未建立激励机制,从业人员缺乏活力,制约着整体事业的长远发展。公证处在体制方面名为独立事业单位,但实际却是股室化管理模式,没有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支配权,没有自主开展业务的物质基础,工作难以从深度和广度开展,公证队伍建设滞后,人力资源薄弱。二是部门之间未形成良性协作关系,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不畅,使得在证明材料的核实过程中难度大周期长,挫伤了公证员积极性,影响了出证效率。三是信息化滞后,系统配套设备配备不到位,现有条件下公证业务系统中的高效性能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制约办证效率,增大办证风险,缺少录音录像设备导致部分业务类别无法正常开展等。(二)改进措施:1.加强向主管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支持,积极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和配合;2.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公证员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来应对困难,争取在保证公证质量的同时提高办证效率;3.调整工作方式,争取在现有办公条件下,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业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着力打造“公证+不动产”“公证+金融”服务模式,由公证处来搭建“带押过户”集成办理平台,打通公证与不动产的数据连接,同时对接到银行和中介,使“带押过户”全流程线上流转,每个环节各部门线上可视,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2.继续优化升级办证服务软件,强化摇号系统、线上存证系统,可视化接待咨询设备、叫号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更多新业务。3.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