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对所管辖区域内单位和个人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处理及排污费的征收工作。 | |
住所 | 紫阳县人民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彭卫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紫阳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万元 | 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生态环境局紫阳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开展环境执法工作。1.强化执法监管,查办违法案件。加强执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21人次,检查企业307家,下达整改通知书38份并及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9起,其中2起不予处罚,7起已处罚,共处以罚款9.1万元,均已通过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收缴罚款,均已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办理《环保法》配套办法移送公安拘留案件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2件案件均裁定准予执行,举行听证的案件0件,全年无错案、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也未发生败诉情况。2.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结合实际印发了《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两名执法人员按照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日程安排,规范着装按时参加了比武竞赛活动,一名执法人员获得了个人三等奖。日常执法中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送法入企,于3月6日、8月16日分别召开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法律专题培训会、涉水涉气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会议上为企业负责人普法并开展讨论交流,切实督促企业懂法、知法、守法、敬法。3.落实双随机、正面清单机制。我县正面清单企业8家,累计指导帮扶28次,非现场执法一共23次,现场执法28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每月均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双随机抽查系统中抽取检查对象,对抽查对象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制作笔录,并按时在系统中录入、公示,23年累计抽查28家次企业,其中一般排污单位13家次、重点排污单位15家次,信息公开数量28。开展跨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活动次数9,共检查38家次企业。4.入河排污口工作。2023年初配合省市完成了汉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共计149个,建立了排污口清单。按照“依法取缔类、清理合并类、规范整治类”三类整治,我县已完成整治82个,整治率55%,超年度30%任务要求。为持续推进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2023年11月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了紫阳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合同,主要对紫阳县县域内汉江二级以上支流、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入河排污口遥感排查、溯源分析及整治方案编制,现已完成排查工作。5.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按照市、县要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危险废物安全隐患排查等各项专项执法检查。配合水利局共检查水电站17家,参加秦岭区域农家乐及民宿联合执法共检查12家。指导督促紫阳县人民医院完成市局反馈的辐射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了绿色护考,对建筑工地、KTV等行业开展了检查及夜查。加强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工作,联合县交警队、陕西省政通非道路监测检验中心在我县高速路口开展柴油机动车检测,共检测402台,均检测合格。对县内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等工矿企业开展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共检测非道路机械50台,其中10台不合格。(二)加强环境应急,强化风险防控。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开展了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环境应急值守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强与安监、公安、林业等部门的沟通及联动协作,共享信息做好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督促14家企业更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安排一名执法人员参与一次全省水上交通应急演练,一次市级道路交通应急演练,日常中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对于风险隐患“零容忍”。严格落实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入境检查、重点护送、出境通报”工作机制。(三)认真处理信访投诉。1.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累计受理信访投诉件76件,其中大气污染22件、水污染11件,噪音污染41件、其他2件,均已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联系投诉人确保问题解决。2.结合321基层治理工作,对全县环境网格管理员进行了更新整合,并将网格环境管理员履职纳入对各镇年终生态文明考核,对全县205名环境网格员进行电话检查,电话接通率93.66%,岗位知晓率为90.24%,并对各镇发检查通报结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扣市县目标任务,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铁腕护山守水、铁拳治污减排、铁心定规执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环境质量稳中向前。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1-12月份,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58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1微克/立方米;洞河口、鹿子滩、任河入汉江断面水质持续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西门河、长滩沟、汉江三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未发生环境突发事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1.目前大队执法人员紧张,专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2.部分执法人员存在现场调查取证等办案水平不足、发现问题的水平不高,行政处罚案件卷宗与大练兵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行政执法未能做到全过程记录。(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训,重点培训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法律文书制作等技能,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调查取证能力,确保执法不断规范化精准化。2.结合当前环境执法重点工作,实行精细化分工,专人专岗、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把大练兵作为今后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调动环境执法人员学习基础知识、研究执法技能、使每个执法人员都能具有较高的监察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坚持紧扣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不断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四个结合”“四不放过”要求,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共同发力,形成惩治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二)持续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核与辐射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各类检查,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严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三)强化问题整改销号。针对上级反馈的问题,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复出现,加大明察暗访频次,特别是对疑难复杂问题,集中力量实施点对点调度,确保问题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