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阳光学校

紫阳县阳光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12 09:58
单位名称 紫阳县阳光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训练·指导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教学、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培训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师资·提出全县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住所 陕西省紫阳县城关镇新桃村
法定代表人 朱付成
开办资金 4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3.78万元 40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成功创建市级“平安校园”。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通过定期开展消防演习、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本年度末,经市检查组督导评估验收,我校成功创建为市级“平安校园”。(二)下功夫,出实招培养教师,初见成效。1.本学年初,学校制定了教师提升计划并报主管局批准,学校积极组织带领全体教师先后到西安市启智学校、延安市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交流学习,学习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6人次前往西安、商洛等地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全省培智教材新课标培训和送教上门管理专题培训,通过交流学习全体教师对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返校后全体教师更快更好的投入学校各项工作。2.在县教体科技局和县师训教研中心大力支持下,我校9月份高质量承办了全县送教上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在安康市特殊教育集团牵头下,我校围绕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方面与集团成员校之间开展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联片交流活动,并形成互动帮扶长效机制。3.2023年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申报的县级课题《特教资源中心有效指导送教上门的策略研究》以优秀等次结题。学校杨董艳老师微课和喻坤芳老师教育随笔同获市级同类比赛三等奖。朱丹老师参加安康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获得二等奖。(三)安全教学两手抓,管理日趋规范化。1.教学常规。教师按教学计划上好课、备好课,每月月休假收假后教务处对教案、听课记录进行检查并反馈结果再进行整改。每位教师都能关心爱护学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严格遵守会议纪律,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本学期我们严格按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以学生的习惯养成为出发点,通过坚持养成如:饭前洗手、排队、等待叫号,饭后餐具归位、清理餐桌等好习惯;开展每周例行个人卫生检查并登记、评比等工作,促进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抓好劳动、安全、法制及心理健康等教育,坚持“国旗下背诵古诗”活动。学生一律用普通话、讲普通话,学习使用文明用语,全体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纪律。2.教研教改。认真组织教研教改,确定每月不少于两次的教研活动,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进行主持。定期举行校内公开课活动,全体教师听课后集中研讨。除校内积极研讨外,我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我校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3.校园安全。由于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安全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切实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安全屏障,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安全制度预案;开展了防火、疏散、防震等安全演练;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及时完成隐患整治。加强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严格执行两案九制,加强校园精细化消杀。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学生监管制度,教师课间认真做好学生监管工作,值班教师24小时驻校,校委会成员及值周领导手机24小时不关机。本学期我校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学生体质特殊,时有学生突发疾病,学校和县中医院达成绿色通道协议,为我校特殊儿童提供快捷高效的就医系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建立“融合教育”实践基地。本学年,我校积极和县职业教育中心联手共建职教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每月月底职教中心美容美发班定期来校为学生义务理发。与紫阳县第二幼儿园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帮扶活动,县第二幼儿园每周四定期到我们开展音乐、美术类送教活动。我校与紫阳小学、紫阳县育兴幼儿园等校园积极开展融合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开展主题系列活动。(1)重视升旗仪式。学校每周每班挑选身体条件许可的少先队员轮流升旗、有一定表达能力的特殊儿童做国旗下演讲、言语功能良好且有一定记忆能力的特殊儿童领诵古诗,在规则意识养成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我校升旗仪式已形成良好氛围,全校师生能自觉、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2)以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为契机,引导特殊儿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氛围、掌握吃粽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活动;中秋节开展吃月饼赏月活动、教师节举行了表彰庆祝活动;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城关镇中心学校校园文化节活动;10月份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安康市特殊教育集团首次举办的培智学生趣味运动会。为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体验驾驶技巧,我校定期开展“阳光驾校”主题实践活动;在时令水果纷纷上市的夏季,学校紧抓良好的教育契机,在晚饭小憩之后给孩子们“加餐”的同时开展有趣的水果大讲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现无特教康复类专业教师,现有培智教学班二个,美术、康复保健等学科无专业教师,亟待主管局配备特教(培智类)专业教师。2.学校部室不足,只有一个感统训练室,没有个性训练室、评估室及其他急需的各类标准化培智学校所需部室,与实践教学需求相差甚远,亟待县主管局争取项目扩建校舍,建立健全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所必需的专业部室。(二)改进措施:1.根据学校编制需求,请县教体科技局招录培智类专业教师1名,满足学校教学需求。2.争取项目资金,改扩建校舍,建立健全功能部室。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强师德,炼师能,努力挖掘最大人力资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继续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健全各种学习制度,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全体教师参加的师德演讲活动。规范教育行为,依法治教,做到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倡导“爱心教育”,以身垂范,尊重学生人格,严禁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继续让教师们走出校门,走进名师课堂,亲身感受专家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精髓,继续请名师专家到校传经送宝。2.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狠抓日常良好习惯。传承学校文明校风,丰富思想教育内涵,提升学生文明素质。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高标准、严要求、低起点反复训练,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诚信教育等,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提高学生自理自治能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以心理健康咨询为切入点,认真抓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细化班级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完善班主任考核方案,确保各项德育任务落实、有效。3.坚持质量为本,推进融合教育,努力把每一名学生培养的更好。深入推进“一生一案”。各学科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残疾程度,结合上学期末评估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因人而异,科学制定出相对合理的“一人一案”学期学习生活培养目标,经学校逐个审定同意后作为学科教师编写教案和校领导听课评课教学诊断的重要依据,教师每月对照一人一案目标及时做好自查纠偏,努力让每一名学生每学期都一点小进步。4.坚持精准资助,持续抓好教育扶贫工程。全校所有学生应助尽助,五类学生关爱包联工作形成阳光学校品牌。完善资助系统。重点抓好学籍管理及各种资助平台建设的日常维护和各类数据比对几数据更新,重点做好学期末关于残疾人教育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的落实兑现。加强学生关爱。加强五类包联学生关爱,夯实包联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子女按时上好学,一个不辍学。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定期组织检查包联手册填写,努力形成阳光关爱的特色和品牌。5.规范招生,更好服务于残疾儿童。2024年学校将根据家长需求,按照入学评估标准,仔细甄选,进行科学招生,切实解决智残儿童的入学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本学年学校积极争取社会爱心资助,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先后争取到紫阳县政协工商界别办公室捐助2万元物资用于添置学生床垫等生活物资;茉莉爱心公益联合会到校开展包饺子活动;紫阳县三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红梅个人捐赠39件学生体恤衫;西关市场党支部捐赠价值3500元的米面油;紫阳县新联会捐赠夏季校服54套,中秋节捐赠40余盒月饼套装;紫阳县宝妈团队到校捐赠现金8000元用于改善学生生活;新华书店捐赠折合人民币2000余元的米面油及书籍。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温情的关爱,也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了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