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融媒体中心(紫阳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媒体宣传、舆论舆情和网上政务等工作提供综合服务。 | |
住所 | 紫阳县城关镇环城路县农业局小区裙楼二层 | |
法定代表人 | 毛先进 | |
开办资金 | 274.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紫阳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7.47万元 | 183.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中共紫阳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按照“新闻+政务+服务”的融媒体建设思路,依托融媒体先进技术,在新闻机构、平台渠道、内容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深度融合。(一)加快平台渠道和内容生产融合。坚持“移动优先”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爱紫阳”客户端、紫阳融媒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建成一次采集、多个产品、多次利用、多元传播的全媒体生产链,形成载体多样、手段先进、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二)移动优先,媒体融合渐入佳境。今年以来,“媒体融合”逐渐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根据“移动优先”原则,持续做好媒体融合,在紫阳融媒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和爱紫阳APP等新媒体矩阵上下功夫,基本达到24小时不间歇发布的效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让紫阳融媒在组织和群众心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三)立足本土,拓展专题栏目。围绕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安排,开办了电视栏目《民生在线》《茶乡科普汇》《主播说安全》等,策划推出了《紫阳这一年》《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危害和后果你要知道!》等接地气的本土节目,在广播上开设了《健康新概念》《百科全书》等专栏,受到全县干群欢迎。(四)加快经营管理融合。组建成立了紫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营拓展创收空间,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新闻服务与政务服务、广告服务、生活服务、商业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互动中服务、服务中引导。增加了自我造血功能,实现了媒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五)不断推进体制机制融合。县融媒体中心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因岗选人、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的原则,对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打破编制界限,优化采、编、播等业务技术队伍,实施全员全程绩效考核,对采编播管等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实行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形成了完善的业务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打破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体制瓶颈,极大的激发了员工内生动力。(六)强化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工作强大动力支撑。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着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保证党建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学习制度,按要求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坚持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同步推进,在实际工作中磨练,在相互学习中提高,干部职工严格执行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关于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结,经得住诱惑,确保单位风清气正。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紫阳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全局、突出主线、把握导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各种新媒体平台扎实推进各项主题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好外宣,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1.紧扣中心,内宣有声有色。今年以来,紫阳县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推进上,积极策划和部署各项主题宣传报道,为重点工作舆论开道。县融媒体中心以巩固衔接、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民生实事等为重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统一发声、联合发力,在广播,电视,爱紫阳App,紫阳融媒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开办了《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锚定目标抓落实》《聚焦产业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大“视”界》等专栏,共播发广播、电视《紫阳新闻》550余期,微信公众号、爱紫阳APP、紫阳融媒视频号、抖音号等播发5000余条。2.突出重点,外宣提质增量。重点突出我县乡村振兴、搬迁后扶、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茶叶生产、村集体经济、就业增收、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亮点,县融媒体中心根据新的工作实际和要求,向上级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及新媒体全方位投稿,努力实现传统媒体有新突破、新媒体有新气象的目标任务。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发稿52篇,在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省主流媒体共计发稿290件(篇),排名全省第六、全市第一,重要媒体刊播的重头稿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全县新闻宣传专业人才紧缺,部分镇、部门宣传业务人员不精不专,大多都是兼职。同时缺乏写重头稿件的人才。2.人才流动性大,引进难度大。培养的人才走出去,考出去的多,难以留住,特殊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招考又是按一般公务员、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进行,难以招到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二)改进措施:1.实施人才招考、人才引进工作计划,充实和选聘政治过硬、业务较强、求实创新、吃苦耐劳的专业人才;2.扎实开展季度全媒体人才“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定期邀请业内精英、专家到我中心进行专业技能业务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媒体轮训学习,切实提高新闻记者从业人员及通讯员队伍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紧扣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策划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精品力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体现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聚焦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件大事,围绕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提振紫阳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为建设优美富裕幸福新紫阳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2.主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做深做优“新闻+政务+服务”文章,结合“爱紫阳”客户端不断拓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扩大媒体影响。3.进一步创新、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扬长补短,突出重点。同时加强与上级媒体协作的力度和深度,提升外宣质量。我们将通过不断努力,把紫阳融媒打造成全省一流县级主流媒体阵地和区域品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