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水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指导、水产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水产技术培训、水产职业技能鉴定、水产病害防治:水产病防网络建设•水产病情测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渔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监测•渔业水质监测•渔业资源监测、渔业产品质量管理:鱼药监测•鱼用饲料监测•鱼用饵料监测、渔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永寿县中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康珏 | |
开办资金 | 11.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万元 | 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水产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工作责任,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持续着力培育渔业新动能、打造渔业新业态、扶持渔业新主体、拓宽渔业新渠道,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永寿渔政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全站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渔政工作总结如下:一、目标完成1、推广水产科学养殖技术力度,全年投放鱼苗78万尾,完成水产品总量120吨,经济收入150万元。年报数据已报市级审核通过。2、加大水产品检疫力度,全年抽检样品25批次。完成水产品报送市级检测任务,送检样品8个。3、加大渔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年常规检查12次;集中专项整顿3次,联合综合执法1次,并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13份,完成渔业行政许可3个。4、加大渔业技术培训力度,参加省市培训班4人次,邀请省市专家现场技术培训1次培训16人次。5、全面完成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委托第三方开展普查,及时审核数据上传数据库,完成调查报告。6、加强渔业项目包装工作,包装渔业项目2个,总投资60多万元,和省市及时沟通,待2024年渔业项目项目指南正下发后,及时上报争取立项。8、完成局党委交办的学法懂法、非粮化等包抓镇办工作。二、重点工作(一)、全力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1、解决水产品压塘问题。强化“点对点”联系机制,及时更新发布市场水产品供销信息,加大电商、直供等水产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纾解水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做好存塘水产品病害防治,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2、突出抓好春季渔业生产。收集发布产苗种市场信息,指导开展水产苗种余缺调剂和供需对接,确保苗种供应。加强春季水产养殖生产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池塘清淤、消毒,以及进排水系统和养殖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有序恢复生产秩序。(二)、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1、推进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和养殖证核发。宣传贯彻陕西省《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永寿县渔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发展规划》(2023-2025年)。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严格依法核发养殖证,加大水产养殖证持证情况执法检查力度,推动渔业合法养殖科学养殖、生态养殖,全年发证3个。2、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推广科学养殖模式,推广水产新品种,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印发了五大行动方案。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全覆盖。3、加强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实施《2023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继续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阳性样品查处率100%,加大对违法用药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将“渔用非药品”纳入兽药管理监管,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三)、大力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1、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贯彻落实陕西省《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各镇办水库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科学、有序恢复水库大水面渔业生产。积极培育星光种养合作社,壮大大水面生态渔业经营主体。2、推动休闲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总结和推介,组织开展旅游休闲渔业公共品牌推介宣传。(四)、持续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1、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优化泾河休渔制度。全面完成资源总量管理制度,2023年任务目标,在云集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1次。2、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加强重点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组织实施好重点物种保护行动。加强与其他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协作,推进重点保护物种名录的修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禁渔期执法检查,查处捕鱼、药鱼、炸鱼等违法活动,开展巡查活动2次。(五)、大力加强渔业改革创新1、推进渔业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渔业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生产服务、渔业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督促企业建立自检系统,加强水质常规检测,快速检测药物残留,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落实渔业惠民政策。争取省市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渔业基础条件。落实渔业惠民政策,指导渔农保存提供贷款凭证等享受惠民证据,加强灾情统计,争取省市补助,今年渔业灾情损失240万元。(六)、加强渔业法治执法建设1、加强渔业法律宣传力度。利用各类活动,多样方式,结合工作各个环节,大力宣传渔业法律法规,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全年集中宣传2次,执法宣传8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2、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3”行动。组织实施休渔禁渔执法、泾渭河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清理取缔、打击电鱼等专项执法整治行动,设立禁渔标志3处,集中巡查2次。3、加强渔政队伍及其能力建设。举办全县渔政执法骨干人员能力提升活动。逐步建立健全渔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渔政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文书等,加强渔政执法法律服务队伍渔政执法协同能力建设。4、坚持不懈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加大渔业安全警示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渔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强化灾情统计报送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加快推进渔业互助保险改革方案落实落地。全年开展安全常规检查4次,重大事故隐患排除整顿1次,和综合执法队联合执法1次。(七)委托专业公司完成外来水生动物调查。由于我县对普查工作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这工作,采取兄弟县经验,委托第三公司完成外来水生动物调查工作。发放征询函3份,经认真审核确定中标公司。目前完成了外业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审核工作,数据已上传数据库,调查报告初稿已定稿。三、存在问题:虽然我县渔业工作2023年取得到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一是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专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才没有,大家都是工作经验型技术干部,对渔业高质量发展指导能力不足;二是由于我县渔业规模小,养殖水平不高,渔业经济比重较小,政府对水产养殖重视程度不够,对渔业养殖补助政策缺少;三是水域无序开发,群众随意建设池塘,违法无证经营屡禁不止。养四是休闲渔业项目单调,鱼类品种档次较低,,所以很难形成大的规模和产业。四、工作设想:1、推广水产科学养殖推广力度,完成尾水治理示范企业2个,投放鱼苗85万尾以上,力争完成水产品总量125吨,经济收入160万元。2、加大水产品检疫力度,完成有自检能力示范企业1个,全年抽检样品24批次以上。水产品报送检测任务10个。3、加大渔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年常规检查12次;集中整顿2次以上,联合执法1次,安全隐患排查1次,签和企业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4、加大渔业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参加省市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现场技术培训1次,组织养殖企业渔业交流会1次。5、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积极和行政审批局协调,全面完成渔业行政许可,坚决取缔非法养殖。6、完成渔业项目包装2个,总投资60多万元,争取项目立项。7、完成局党委交办的包抓镇办工作。永寿县水产工作站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