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职业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中等/高中/初中学历职业人才。计算机应用/铁路运输管理/学前教育专业、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永寿县药厂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茂茂 | |
开办资金 | 46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61.54万元 | 7002.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职业教育中心 | 从业人数 8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提质量。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党建强核心”、“细管理转作风”、“促教改提质量”、“重安全保平安”,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就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建强组织领导核心。学校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党建+职业名校”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党员教师开展集中学习12场次,建立党员个人问题台账25份,梳理共性问题9条,撰写学习研讨材料70余份,为民办实事15项,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瓶颈性问题4个。扎实开展“双报到·为民行”活动,深入包抓茂盛二小区和店头镇王家咀村开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除此之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思政课作用,并利用主题班会、电子屏、宣传版面、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等宣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爱党爱国情怀。2023年,学校党支部新增党员教师5名,田赓老师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永寿县第五期“槐乡英才”培养对象,领导团委工作发展共青团员9名。二是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加快推进8000㎡的学生实训楼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初验工作,待终验后,即可开展内部设施和实训室建设工程。另外,2023年,学校还投资45万元,购置教学一体机6台、教学电脑43台、打印速印机2台,改建多媒体教室10个,建成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实训室2个,打印室1个,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实习实训条件,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保障。5月份,我校顺利通过了省级“双达标”复核验收工作。三是以教研教改为依托,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紧抓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不放松,坚持推进“三教改革”、“三全育人”。2023年,学校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省级课题立项1个,市级课题立项3个,县级课题立项3个,校级课题立项13个,申报省级教学成果1项。组织11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宋玲老师荣获省级班主任能力大赛二等奖,董王伟、王静静老师在省级“说专业、说课程”展示交流中获二等奖,董王伟、李燕、田赓老师在省级“说专业、说课程暨说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展示交流中获三等奖,仇艳子、李艳老师的教学作品《运用选择排序算法》在省级教学创新公开课教学中获得三等奖。张宏莉、孙妮、南亚光等三位老师在市县级思政课“大练兵”活动荣获“教学标兵”等称号。李艳、王文文等6位老师在县级思政课教师“三三〇”提升活动中获奖,张恒、王磊磊、朱琳等7位老师的微课、微课程、创新课堂作品在县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教师团队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2023年,在省级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有严江伟、俎少松2名学生荣获二等奖,李于、刘朝阳2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填补了我校学生省级技能大赛参与率和获奖率的空白,在市级技能大赛中长孙佳伟、宋秀秀等10名学生在“移动应用与开发”、“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等6的赛项中荣获二、三等奖,刷新了我校在市级学生技能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四是以师风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学校紧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核心,全面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再讲立德树人故事、深化五育并举实践”、干部作风纪律建设“三个年”等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了全体教师师德修养。刘莉、朱琳、刘佳等5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故事或视频获得县教育奖励。学校还以加强教师教学能力能力为着力点,先后举行了校级骨干教师示范课、专业教师技能展示课、教师智慧教学、新进教师汇报课等校内教学评赛活动。选派46名骨干教师参加省级班主任能力、思政课教师、德育工作人员、“三教改革”、统编教材使用、教师素质提高等培训,组织全校45岁以下教师参加县级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在校内组织开展了微课制作、课题研究、班主任能力提升、师德建设等校级培训,全面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另外,学校通过县管校聘、对外招聘等形式补充心理咨询、专业课、文化课等教师8人,教师结构更加合理。五是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实现升学就业双赢。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推进校企合作。2023年,由省教育学会组织,我校邀请10余家企业进校召开产教融合专家研讨会,达成意向合作3个。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走出去,组织教学、就业等处室负责人赴西安梦莲娜等县内外5家企业调研,积极对接校企合作。与此同时,学校依托咸阳打造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契机,积极筹备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工作,申报的人工智能职业体验中心获咸阳市第二批体验中心称号。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有力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升学就业等创造了良好的基础。2023年,学校组织22级幼儿保育专业38名学生进入县内各幼儿园开展跟岗实习,受到了实习幼儿园的一致好评。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21级专业班学生就业推介会两场。20级毕业的231名学生中,对口就业27名;升入高等专科学校198名;在今年的职教高考中,6名同学参加考试,尚思蒙、贾思瑶、宋妍清等3名同学上线,上线率50%。六是以安全工作为重点,构建平安和谐校园。2023年,组织开展了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月、法治安全教育周、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预防电信诈骗知识教育、禁毒知识教育等各类讲座活动20多场次,并邀请县国保大队、交警大队、特警大队、消防队、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开展防暴恐、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震以及消防应急疏散等安全演练活动8场次。学校王异龙老师指导拍摄的《4.15国家安全宣传片》荣获省级优秀奖。与此同时,由学校主要领导带队坚持开展每月一次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每周一次矛盾纠纷和管制刀具排查,春冬两季组织开展校外住宿学生安全隐患排查2次,师生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显著提高,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协作等工作,2023年,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2次,联合县计生协会举办了青少年健康大讲堂,邀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呼秀珍老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郭雄伟教授开展家庭教育报告和学生励志讲座4场次,并坚持对学校61名“五类学生”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2次,极大提升的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性。一年来,校园安全稳定,学校无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七是以宣传工作为突破,招生工作打开新局面。学校以“树形象,展风采”为目标,坚持开展各类宣传工作,全年共制作各类宣传美篇45个,制作了活动宣传视频13个,向各级新闻媒体上报宣传稿件36篇、宣传视频10个,稿件被采用25篇、宣传视频采用5个,其中录制的学生军训视频“戎装在身展风采飒爽英姿致青春”被学习强国县级平台采用。宣传工作的有力开展,促进了学校美誉度和群众认可度的持续提升,在2023年招生工作中,学校组织30余名教师深入各乡镇初中开展两轮次招生宣传工作,共招录新生365名,实现了招生工作的新突破。八是以技能培训为助力,有效服务乡村振兴。今年8月份,组织开展了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课线下培训,培训教师1992名。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利用我校现有师资力量为店头镇王家咀村、马坊镇宋家园子村举办苹果、西瓜、花椒种植技术专题培训2期,培训580余人。2023年,共开展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农民工技能等线上线下培训6000余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长安杯”陕西省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优秀奖咸阳市内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咸阳市青少年挑战“大美校园”比赛优秀奖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靖江捐助:教学一体机1套、乒乓球台子4付、羽毛球20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