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应急救援保障中心(永寿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调查分析、研判、损失评估;承担应急救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承担应对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各类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技术性、事务性保障服务工作;配合做好自然灾害次生灾害的防范相关工作。 | |
住所 | 永寿县新永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天虎 | |
开办资金 | 6.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万元 | 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够严格按照《事业登记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县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防指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省市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理念以及“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应急值守,及时高效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实现了河流堤防零决口、小型水库零垮坝、人员零伤亡的防汛减灾目标。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汛情旱灾概况(一)雨情。入汛以来,截止10月25日全县共降水27场次。城区降雨量528.6mm,比去年同期多降雨204.3mm,其中:10mm以下降水量10次,10-20mm降水量6次,20-30mm降水量7次,30-50mm降水量3次,50mm以上降水量1次。(二)水情。7月29日,泾河出现一般洪水1120m3/s(警戒流量2000m3/s),漆水河达到警戒流量以上218m3/s(警戒流量100m3/s、保证流量300m3/s),我县立即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8月7日,漆水河安头水文站再次预警流量达到218m3/s,我县立即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及时撤离河道人员,积极防御,洪峰安全过境。(三)旱情。今年以来,2月、3月持续低温少雨,造成我县农作物受旱面积278500亩,轻旱182059亩,中旱96441亩。(四)灾情。5月20-21日、7月27-29日、8月6-8日强降水过程造成我县6镇1办5323人受灾,倒塌房屋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7056亩,公路中断5条次,直接经济总损失约430.70万元。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督导检查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力亲为,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强的领导组织保障。并根据降雨趋势及时深入镇办村组、县防指成员单位督导检查。7月6日、8月7日、8月25日县政府党组会、防指会议上多次集中学习了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防汛救灾工作批示精神。8月7日,县委书记王飞同志深入店头渠子等镇办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工作;7月27日、8月1日、8月2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孟珠同志督导检查防汛备汛工作、检查指导地质灾害点隐患治理及防汛安全工作、督导检查防汛备汛值守情况。其它县级领导按照帮扶包联镇办和包抓防汛重点区域分工及时深入一线指导检查防汛安全工作。5月份、7月份和8月份,县防指分四个检查小组,由县防指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带队,相关股室人员参加,对各镇办、县防指有关成员单位防汛安全进行了全面大检查,全面督导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二是及时安排部署,逐级夯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组织召开全县防汛抗旱、防汛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防汛视频调度工作等会议。及时调整落实县级领导包抓主要河流、水库、城区和水电站等重点区域行政、技术和管理责任人。明确要求全县各级严格执行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级领导按照所包联帮扶镇办和河长制、湖长制责任分工,抓好本区域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县级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赋予的工作职责,积极进行履职,落实好包抓责任;镇办实行“县级领导包镇、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落实“人盯人防抢撤”和“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共落实县级党政领导行政责任人27名,技术责任人18人,镇级责任人88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实现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全覆盖。三是开展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汛前,县防指安排并组织应急、水利、住建、交通和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全县水库淤地坝、水电站、山洪地质灾害点、城区内涝点等重点地带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17条隐患逐条进行了整改落实。进入主汛期以来,各镇办、县防指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陕西省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本单位和本管辖范围的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县防汛办及时收集汇总隐患排查情况,全面掌握县域内防汛安全隐患点分布、类型、数量、责任人,做到心中有数,重点防范,确保各隐患点度汛安全,共排查出隐患14类125处。对个别前房后窑群众住户实行窑门上锁、设立警戒线等有力措施,对部分群众院内果窖实行封堵窖口、疏通水路等措施,对城区排洪不畅的实行提前揭开下水箅子和车辆管控。强降雨期间全县各级闻汛而动,积极备战,充分利用微信、广播、融媒体等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住建局对城区排洪管网和下水箅子进行全面的清掏和疏通,加快城区雨污分流二期工程建设;水利局加快实施漠西河中小河流治理和西沟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进度,加强13座水库3座水电站的安全监管和巡查,派驻12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全面落实山洪灾害区人员转移避险措施和监测预警;交通局及时修复5处中断水毁路段,确保交通道路通畅;自然资源局全面落实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转移避险措施和监测预警,加快樊家河崩塌治理进度。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效保护了受威胁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区防洪安全以及防洪工程安全。四是加强预案修编,扎实开展防汛演练。按照市防指预案修编通知要求,深刻吸取郑州“7.20”特大暴雨洪灾教训,突出本地极端暴雨天气引发的全域性综合灾害应对,县防指于3月2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并委托专业公司对《永寿县防汛应急预案》进行重新编制。5月4日完成县级防汛应急预案的报批和印发,共修订完成县级和镇办级各类预案29个。并于6月20日在店头镇樊家河村举办了永寿县2023年河道水库防汛抢险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防汛抢险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积累了实战经验。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物资储备。全县共组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抢险队伍23支728人。同时,县防指加强与县人武部、武警部队和消防大队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提前预置抢险力量,时刻保持警惕,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快速响应,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争取省市防汛物资储备资金20万元,采购储备抢险机具、救生器材、抢险物料等,汛期为有关镇办和重点工程区域调拨抽水泵11台,编织袋1500条,救生衣140件,救生圈65个,帐篷9顶,铁铣52把,铁镐28把,两齿9把,照明手电60个,警戒带15盘,喊话器3台。并为各镇办配置了1台卫星电话,确保强降雨导致的通信中断时能和县防指及时联系。六是强化应急值守,迅速处置险情。汛期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和市防指、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并立即将领导批示精神和暴雨预警信息以及强降水过程防御工作紧急通知传达到各镇办和相关成员单位,督促各镇办和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严格坚持24小时工作人员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主汛期实行主要领导在岗带班。县防指先后发出紧急通知12次、启动县级Ⅲ级防汛应急响应1次、Ⅳ级防汛应急响应2次。县政府办、县防指定期不定期对镇办、成员单位应急值班情况查岗3次,确保了各单位值班值守到位。县长杨孟珠同志、副县长屈春生同志深入城区亲临一线指挥。县防汛办及时调配撬杠、编织袋、抽水泵、照明设备、雨衣雨鞋等防汛抢险物资,应急、水利、消防、住建、交警等及时预置抢险力量,提前揭开城区排洪管网下水箅子,并积极进行汇流积水的排除,以及沙袋封堵低洼区小区门口,公安交警及时进行道路交通的疏导和人员车辆管控,快速高效处置了7.29、8.6强降雨导致的城区道路和居民小区积水,店头镇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了漆水河洪峰流量218立方米每秒安全过境。全县共撤离滑坡地段、前房后窑住户67户175人。同时,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警,协调督促各镇办、相关成员单位及时进行抢险救援处置,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各镇办通力协作,形成了上下联防责任体系,全县各级领导都能按照各自分包区域深入一线指挥,党员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全力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撤离危险区群众,全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