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气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行政区域内的天气和气候观测,资料收集和交换,天气预报发布,防雷安全行政管理、升空气球释放审批。 | |
住所 | 紫阳县城关镇北坡 | |
法定代表人 | 王立超 | |
开办资金 | 644.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37.23万元 | 679.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紫阳县气象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开展日常业务工作。2023年我局自动站、区域站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省局考核标准。一是完成全县所有区域站现场检定和维护工作,按照省局《关于开展综合观测业务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每月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和测试,认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二是完成观测质量内审各项任务,完善优化了观测业务流程和考核制度,对内审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三是从2022年对补短板项目、骨干站升级项目中,完成了界岭双明、斑桃、绕溪、瓦庙、毛坝联合等站点升级工作,全县多要素站点占比已达100%,六要素及以上站点占比为34.5%,28个监测站为汛期决策服务、指挥调度、科学研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四是根据2023年短时暴雨的特点,明确了2小时预报降水量标准,适时开展2小时预报及雨情通报,及时叫应县、镇两级主要领导。五是和应急管理局联合进行气象灾情预报、值班值守联动机制,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基础的防汛救灾预先研判、提前处突机制,为应急救援超前部署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二)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成效明显。2023年我局共发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630余份,获得地方领导批示50余次。发布预警信号84期,充分发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文28期,气象服务产品主要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电子公文平台、QQ群、微信、抖音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发布。2023年通过短信发布平台共计发布气象服务短信20万余条,电子邮件400余条。短信发布1398人,实现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负责人、联系人、各镇防汛主要负责人、村级信息员以及全县种养殖大户全覆盖。提升气象服务工作。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产品质量,打造特色我县特色亮点,我局于2023年6月5日采用sufer制图进一步完善周预报,更详尽地展示了气温分布和降水落区。为完成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成立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我局修订了《汛期气象工作手册》,完善了相关业务流程和工作制度。8月21日,以《重要天气报告》为先导,以《紫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应对8月25日至8月27日强降雨督导检查的通知》为指令,我局联合应急管理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和住建局成立联合督察组,对全县17个镇强降雨防范应对准备工作联合督导检查。(四)完成X波段雷达建设。10月30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完成设备安装,12月开始雷达调试工作。该雷达建成使用后,将弥补紫阳县雷达探测盲区,对于提高陕南地区精细化预报预警水平,为紫阳气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推进紫阳防灾减灾示范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五)建成首批交通气象站。日前,我局完成了全县首批交通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我局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在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安装了15套交通气象站并调试完成投入使用。(六)保障人影工作安全。按照省局要求完成我局人影设备和仓储设施隐患问题排查和整改,修订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完成了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及考核,为作业人员购买安全头盔、防静电服装和意外伤害保险,配合完成了人影设备年检工作。在市气象局统一调度下,参加了中亚峰会、大运会、宁陕县森林灭火保障等大型活动的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七)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为压紧压实防雷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增强企业的防雷安全意识,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加油站、液化气站、烟花爆竹企业等17家易燃易爆场所开展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督促重点企业完成“一年两检”,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17份,下达防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份,并督促完成整改。(八)高度重视宣传工作。2023年紫阳县气象局荣获全市气象部门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屈启航荣获全市气象部门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一是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外宣传,在中气报、中气网、陕西时代网、陕西气象外网、县政府网站等多家媒体发布新闻简讯40余篇,通过简讯、美篇、小视频等多种形式积极展示工作成绩和亮点。二是积极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等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开展气象科普知识网上有奖答题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能力。三是完善微信公众号图文消息,公众号关注人数在去年基础上同比增长37%,宣传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九)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局包联东木镇军农村,共派出驻村人员3人,其中第一书记1名,工作队员2名,积极配合县、镇、村做好包联村防返贫动态监测各项重点工作。2023年迎接市级督导检查1次、县级督查检查6次,完成消费帮扶任务20000余元,阶段性完成目标工作。目前正在推进包联村两座便民桥建设。(十)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我局按要求完成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创建任务,按时上传文明创建资料,取得相应积分完成保牌任务。2023年加大了设施投入,新购入乒乓球场用品、羽毛球场用品、跑步机等健身设备,使得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丰富,干部职工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使干部职工追求健康生活,形成良好作风。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成效明显。发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630余份,获得地方领导批示50余次,全年未出现因恶劣天气造成的人员受伤、死亡情况。2.紫阳县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完成建设。2023年完成雷达道路、雷达铁塔、雷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将在2024年汛期投入使用,弥补安康雷达监测盲区。3.建成首批交通气象监测站。2023年11月完成15套交通气象监测站建设,可实时监测道路降水、结冰、大雾等天气现象,为道路安全提供保障。4.全县多要素气象监测站实现全覆盖。2023年完成全县气象监测站升级工作,可实现气象数据多样采集。5.全年严格做好防雷安全检查。2023年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加油站、液化气站、烟花爆竹企业等17家易燃易爆场所开展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督促重点企业完成“一年两检”,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17份,下达防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1份,并督促完成整改。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新进职工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自学意识有待加强,团队整体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需要经常性开展业务学习培训。2.业务人员在制作气象服务产品时创新仍然不足,产品内容综合性不强,略显单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二)改进措施:1.学习,常态化组织开展业务学习,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利用干部培训网站资源提升专业知识储备。2.以老带新,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新近职工业务能力快速提升。3.加强服务产品学习,加强与其他县局之间业务学习,提升服务产品质量。4.了解气象服务需求,通过下乡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其他部门、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针对需求及时改进服务产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进一步加强学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等纳入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强化学习,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和素质。2.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做好紫阳气象高质量发展及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3.加快推进X波段雷达后期工作,早日投入使用。4.继续加强人影作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影保障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