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4-11 16:53
单位名称 商洛市种子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种子事宜,促进农业发展。农作物品种管理;及新品种区域试验;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核;救灾备荒种子贮备;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培训;种子信息收集与发布。
住所 商洛市北新街东段军民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叶丹宁
开办资金 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95万元 97.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在省种子站的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范围开展情况(一)工作成效1、监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监督抽查持续加强。全市共检测农作物种子样品158份,检测项目共计586项(次),所有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全流程、全过程无异议;二是种情监测科学有效。全市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种子供应充足,有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三是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全年备案种子经营单位413个,较去年全年增长33%,备案1191单,较去年全年增长74%;四是转基因监管更趋完备。全年全过程、多环节、全覆盖,累计检测样品480样品次。开展专题培训共计3次,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120人次。2、检验能力全面提升。一是检验能力连获佳绩。我站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站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PT24-2023轮次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能力验证中再获“A”级,已连续五年获得“A”级评价;二是检测体系纵深推进。经市站指导,镇安县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站种子质量检验资质通过复审,种子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完善,检测能力有效增强。3、试验示范卓有成效。一是试验任务超额完成。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1050亩,比任务面积700亩超出350亩;二是审引数量再创新高。2023年通过引种备案玉米高产抗病新品种30个,通过省级审定玉米品种7个,是我市品种审定、引种历史增长最快时期。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3个、大豆新品种4个、木耳新品种3个,加快良种推广速度,优化品种布局,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效应。4、市场秩序优化提速。一是监管秩序日益规范。《商洛市食用菌菌种标签标识规范》地方标准于5月18日起实施,有效填补相关标准空白,为规范监管提供有效抓手;二是办理手续日益便捷。实现种子行政许可、种子备案网上通办,申请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对涉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明事项3项、容缺受理事项1项进行公示简化。5、耕地保护有力有序。一是“非粮化”图斑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实行“周报告、月调度”“挂图作战”机制,积极协调指导,全力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二是全面完成撂荒地摸排任务。依托“农事直通”APP,指导3308名网格员与1767名管理员紧密协作,扎实开展撂荒地摸排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撂荒地摸排2.90万个,面积18.87万亩,率先在全首完成撂荒地摸排工作。(二)主要做法1、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攥紧种业“芯片”源头。一是科学规划,就地保护。对照种质资源普查表,在6个县对38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就地保护种植展示。二是示范引领,开发利用。陕西岭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岭沟贡米”商标,取得了有机产品认证,通过示范引领,岭沟贡米已建立起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线,实现就地保护开发利用。三是宣传引导,提高认识。利用下乡督导、技术服务等机会,深入田间地头科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方法、重要价值等知识,发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科普宣传》等资料,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意识。2、严抓质量监督抽查,筑牢质量安全防线。一是开展冬春秋季抽检。开展春、秋季种子市场抽检、冬季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库房抽检。在7县区抽检玉米样品111份,小麦样品6份、大豆样品4份、油菜样品2份,蔬菜种子3份,接受县区委托检验玉米样品32份,所有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二是严格执行抽检程序。严格按照省、市抽检文件及《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办法》规定程序执行,做到程序合法合规,证据链清晰完整,结果真实有效,全程可追溯,反馈无异议;三是加强检测能力建设。7月份受市局委托,我站组织省、市种子质量检验专家对镇安县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站进行复审考评,相关专家按照复审流程,对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办法,开展书面审核和现场审核,经专家综合评议,镇安县农作物种子检验站通过复审考核。3、加强种情监测调度,扎实做好供种保障。一是机构完整,责任明确。我站及时成立种情监测调度工作指导组,指定专人负责监测、调度工作;二是建立种子系统和种子经销商直报系统,分季节、分重点,摸清种子生产备种情况、品种结构、供种价格等;三是定期上报种情信息监测情况。2-4月份,于每周四上报玉米、马铃薯、大豆种情信息监测情况;9-10月份,于每周四上报小麦种情信息监测情况。科学分析研判种子供需形势,切实做好当季种子供应和品种调剂,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4、强化种子备案督查,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一是提早安排部署。3月中旬召开全市种子备案培训会议,市站全体职工和各县区农技中心主任、种子股长、备案承办人参训;二是有序开展督查。按照市局《关于切实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站派员深入各县区对备案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备案数量显著提高;三是充分用好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利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和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系统,规范监管指导,有效提升监管服务效率;四是加强备案宣传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督导和备案审查,适时通报进度,促进经营主体及时依法规范备案,做到依法依规、及时受理、严格审核,全年无投诉。5、规范试验示范开展,及时做好记载总结。一是规范开展公益性审定试验。2023年完成省级玉米区试2组16个品种、生试1组5个品种。小麦陕南区试1组10个品种。完成市级玉米区试1组8个品种,小麦区试1组9个品种,大豆新品种试验1组10个品种;二是完成木耳新品种引进试验。黑山、-8E、青优、黑木耳4号等10个品种,每个品种每季年种植2000袋,共计栽种20000袋。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标准化栽培,定期采样对理化、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筛选出适宜我市栽培的木耳主推品种;三是规范开展玉米、大豆品种展示。玉米新品种展示选用品种8个,每个品种种植5亩。大豆品种展示选用5个大豆品种,每个品种种植5亩;四是开展技能培训。7月份,在山阳县召开全市种业振兴暨木耳生产技术培训会议,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县区农技中心主任、业务骨干及山阳县18个乡镇农技干部、市种子站相关技术干部50余人参会,切实提高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6、抓好田间现场观摩,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一是开展夏田观摩。5月25-26日,开展夏田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观摩会议。参会人员现场考察商州、丹凤、洛南3县区小麦示范展示田7个新推品种,马铃薯示范展示田4个新推品种;2个小麦区域试验点10个品种,马铃薯筛选品种试验2组17个品种。通过现场考察,参会成员充分了解各主推品种的生产表现,发表品种应用观点,研讨形成核心展示品种评价意见;二是开展秋粮观摩。8月29日-30日,组织召开了2023年度秋粮田间现场观摩会议。参会人员先后深入山阳、商州、洛南三县区14个观摩点,现场观摩了16个玉米品种,20个大豆品种。全面掌握各示范展示田的玉米、大豆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初步形成下年度品种布局指导意见。7、优化市场准入服务,简化群众办事流程。一是召开种子经营备案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备案工作,对备案系统网上操作进行系统培训,明确备案流程、明确简化事项;二是精简行政许可办理。按照“放管服”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和证明事项梳理简化,及时联系企业、开展网上预审、指导企业网上申请,坚决做到一次告知,压缩办结所需工作时限,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三是规范种子备案流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通知》,规范备案程序流程,实现网上通办,有效提升全市农作物种子备案率,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二、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情况2023年严格履职,强化种子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一起,伪劣假冒种子事件,指导群众选好种上、用好种,全力保障生产用种数量、质量、生物安全。2023年3月我站被授予全省种子系统“种质资源普查先进单位”称号,镇安县农技中心获“种子试验示范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撂荒地摸底排查工作,2023年12月被市农业农村局通报嘉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良种繁育基础弱,自有主导品种少;二是全市无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研发能力弱;三是基层专技人员少,外出培训学习少。四、整改措施一是争取省市各级部门级支持,加快实施种业振兴。二是加强基层业务人员技能培训交流。三是加大新品种引进试验力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深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一是加强就地保护,组织开展种质资源就地保护;二是加快优异资源岭沟贡米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种质资源保护政策的宣传。规范做好试验示范。一是持续做好省级玉米、小麦公益性审定试验的指导、监管工作;二是持续做好市级玉米、小麦、大豆引种区域试验的组织实施;三是持续做好优良品种筛选试验。抓好良种示范展示。一是做好小麦、玉米、大豆示范展示工作;二是加快优良品种的宣传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良种增产作用。着力组织品种观摩。一是组织实施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夏田和秋季品种观摩;二是引导各县区积极开展品种开放日活动。强化种子质量监管。一是严格开展农作物种子市场冬春秋季种子质量抽检;二是开展转基因田间检测,加强转基因种子管理;三是依法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备案工作。加强种情监测调度。一是加强种情“周调度”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用种需求调研,精准研判供需形势;三是制定应急预案,及早落实种源,及时做好余缺调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3月被省种子工作总站授予全省种子系统“种子资源普查先进单位”称号。2023年12月被市农业农村局通报嘉奖“全市撂荒地摸排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