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4-04-11 16:47
单位名称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灾害监测。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文卫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万元 419.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分局统一安排,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理念,坚定党的领导,坚守党的纪律,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学习中省市关于防灾减灾有关指示,以及国家、省、市、区地质灾害防治会议精神。学习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知识,特别是中省市出台的新政策、新规范和新要求,按照商洛市“人盯人”防抢撤责任机制和地质灾害防治“闭环”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开展地灾巡查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有效处置应对。以区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通知,要求各镇(办)、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汛前排查工作,明确了排查范围、排查重点,对有疑虑的立即报告,分局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确认。同时,我们组织平战结合专业技术队伍对全区排查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特别对重点隐患点、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周边、交通要道、移民集中安置点、风景名胜区、在建工程及生活区等重点防范区以及中、高风险区进行了重点排查,确保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极高和高风险点,立即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撤离受威胁群众、设立警示警戒标识等应急措施,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消除隐患;对排查出的中风险点,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加强监测预警,遇降雨天气,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设立警示警戒标识等应急措施,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消除隐患;对排查出的低风险点,建议由镇办、村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住户防灾避灾意识,做好避让等自我防范措施;对排查出有责任主体的,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交由责任主体防治。全年共巡查排查2200余次,发现处置隐患15次。三是加强地灾隐患监测,及时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群众。汛前,指导各所组织辖区监测员集中召开培训会,并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目标责任书,细化工作、强化责任。强降雨时段,及时传递雨情信息,督促指导各监测员扩大巡查范围、加密监测频次,随时掌握各监测员监测情况和隐患点基本情况。做到“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链条闭合管理。汛期,联合气象局共发出3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为政府撤离群众提供了依据,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起,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四是严格值班值守纪律,督促检查指导、做好上传下达。严格落实汛期值带班制度,确保各类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检查镇(街道)政府地灾防治实施方案的合理性,镇村两级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和“两卡一表”发放等地质灾害责任落实到位情况;检查值班日志和巡查记录的记录情况,对值班日志和巡查记录记录不详实、不具体、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纠正,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不留漏洞。及时准确上传下达各类信息,“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传达信息,为有效处置灾险情提供依据。抽查值班值守100余次,警示提醒5次,上传下达信息1000余条。五是开展地灾培训演练,增强防灾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培训演练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是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来要求的,必须同时提升,达到一致,才能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一是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重要节日上街设立咨询台和展板,宣传地灾防治相关知识。二是利用重要集镇散发地灾防治宣传册、图画,让群众直观了解灾害的危害性。三是利用微信工作群和QQ工作群上传地灾防治培训基本知识和防灾避灾知识小视频,使各所和部分监测员能随时学习地灾防治知识。充分调动隐患点常住群众积极性,参加应急避险演练,有效应对地质灾害。全年共开展宣传培训143场次,宣传教育覆盖率95%以上;演练155场次,全覆盖,完成任务的105%。六是开展地灾应急调查,分析研判隐患、提出处置建议。应急调查是处置地灾隐患重要的前提工作,对接报和排查出的隐患,及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并提出指导性处置建议,并以函件方式函送到相关责任单位(人),科学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对商洛市鑫泰矿业有限公司、商洛汇金实业有限公司、腰市马角、杨峪河西庙平等15处隐患进行了第一时间宣传调查,并发出了处置建议函,明确了应急处置办法和防治建议。对在建工程及矿山企业下发地质灾害防治提醒函,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引发和防范地质灾害。七是加强地灾项目建设,协调推进项目进度、实现“人防+技防”。今年受多轮强降雨影响,商州区沙河子狮子坪养老公寓后滑坡不断出现灾险情,随时都有损坏治理成果情况,对施工人员和养老公寓安全带来威胁,施工难度增大。我们及时和设计单位对接,现场研判出来,优化方案,合力战胜了自然灾害,主体工程竣工。商州区白杨店四组滑坡治理工程,完成挡墙工程量,达总工程60%,对隐患点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完成普适性监测预警项目16处,设备66台,主汛期前,上线运营。八是开展地灾汛后核查,掌握隐患变化动向、更新数据库。汛后核查工作是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更新数据库,为来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基础,所以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组织技术支撑队伍认真开展汛后核查,对在册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查看汛期雨后有无变化;对排查新发现的隐患点,经技术单位确认,及时制定“两卡一表”,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和网格化管理,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对搬迁无人居住的隐患点,会同镇村进行现场查勘,确认有固定的安全居住房屋,老房无人居住的,予以核销。今年共新增隐患点2处,核销5处。九是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宣讲惠民政策、解决实际困难。按照分局安排,积极主动深入所包群众户家,拉家常谈心声,细心了解他们的“急难愁发”,查看“两不愁、三保障”到位情况,赢得他们的信任,便于了解他们之急需,有针对性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处理好政策间的衔接,达到稳定脱贫致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1、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日上街设立咨询台和展板,宣传地灾防治相关知识。利用重要集镇散发地灾防治宣传册、图画,让群众直观了解灾害的危害性。完成宣传培训143余场次1.6万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万余份。2、加强实战演练。从实战性、实效性上对各所地质灾害防治演练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充分调动隐患点常住群众积极性,参加模拟临灾避险演练,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目前完成演练155场次,参演人员1.3余人,完成任务的105%。3、今年受多轮强降雨影响,商州区沙河子狮子坪养老公寓后滑坡不断出现灾险情,随时都有损坏治理成果情况,对施工人员和养老公寓安全带来威胁,施工难度增大。我们及时和设计单位对接,现场研判出来,优化方案,合力战胜了自然灾害,主体工程竣工。商州区白杨店四组滑坡治理工程,完成挡墙工程量,达总工程60%,对隐患点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完成普适性监测预警项目16处,设备66台,主汛期前,上线运营。三、存在问题1、隐患点监测员报酬低,能胜任监测工作的少。2、普适性监测设备存在在线率低和误报现象。3、学习不够持久深入,工作缺乏创新和激情。四、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并开展和参与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学习能力。2、研究设立监测员奖惩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3、积极联系设备厂家对普适性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加强宣传、培训、演练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和群测群防员识灾避灾意识。指导好镇办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再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认真开展地灾防治的巡查、排查、核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置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落实省厅的“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链条闭合管理,确保人们生命安全;三是严格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机制,杜绝伤亡事件发生。协助镇(街道)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撤离安置保障工作,落实“人盯人”措施,确保不因撤离不彻底或返回居住等发生伤亡事故;四是协助农房局做好隐患点群众搬迁工作,彻底解决地灾隐患。加强与农房局沟通,争取更多搬迁政策支持,做搬迁群众思想工作,不念家、不恋旧,加大隐患点群众搬迁力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五是严格值班值守,做好上传下达和灾险情速报工作。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有效传达、有效处置灾险情,为政府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六是继续加强“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平时的业务培训,使日常工作规范化。加强战时的技术指导,使灾害损失最小化;七是加强工程建设,有效发挥工程作用。加快竣工工程验收,做好档案资料归档;协调处理在建工程矛盾纠纷,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竣工,发挥工程防护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