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公证处

咸阳市秦都区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4-04-11 16:4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国内民事、经济等各类公证;代起草法律文书、公证法律顾问。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路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14楼1413室
法定代表人 蔡刚
开办资金 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公证处.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抓服务,提升公证质量。坚持在大局中谋划,在大局中行动,为政府的相关重点工作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在古渡办的民航家属院、石斗村和渭滨办大寨东村、渭西办华电小区的强制拆迁工作中承担121户清点财产工作,充分发挥了公证防范纠纷,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助力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区局包抓的宝泉路地铁宝泉路站和龙湖文兴路项目DK1五标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处全体积极参与,还参与在包抓陈杨办路段的创文工作。在银杏老人院案件中,为身故人的继承人领取返还资金工作,在区政府信访局专班设立现场办公,解答公证咨询,办理领取资金的承诺书126件公证。二、取得成效1、规范硬件设施,打造便民、为民的公证工作环境。接待大厅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一窗办理,一次办结”,在大厅墙上公示《公证收费标准》和相关部门文件规定。大厅设有便民打印、复印机,为当事人少跑腿提供方便。大厅安装有监控,对办证环节工作标准严要求,加强了对公证工作的监督。公证员办公室为单独接待室,为当事人提供了涉及个人隐私的便利、安全空间。2、强化办证程序,打造便民、为民的质量保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强化公证质量提升公证服务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减证便民,主要从公证办证软件进行升级,增加身份证识别仪、扫描仪等软件办公设备,请省厅业务处的专业技术老师手把手的对全体公证人员进行新的办公软件培训学习。在办理公证程序方面,完善信息平台办证,每一份公证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无论多么简单的公证都按照公证信息平台的规范化办证程序办理。从受理、办证、制证、收费、审批、出证、归档流水化作业,为群众办理公证业务提高了效率,加大了对质量监控制度的落实力度。3、通过积极、认真办理各项公证业务,积极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推进公证事业的发展。全年目标任务为350件,共办理公证479件。民事公证461件、经济公证18件。为群众办实事上门办理公证10件。接待群众公证咨询1200余人次。三、存在问题一是信息共享问题不畅通,让信息多跑腿的公证便民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通“绿色通道”,落实“跨省通办”,推行高频事项“清单制”、“一次性告知”等措施,需要加强。三是业务培训、学习欠缺,办理新型公证业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一是在队伍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计划,实现办证“零差错”、群众“零投诉”。办理业务时做到“热情、熟练、精准、高效”,开展简单公证业务“最多跑一次”,对各类公证业务涉及的证明材料实施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清理各类繁琐环节和材料。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二是在优化服务方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进公证服务项目多元化,对重点项目拆迁保全证据公证、路段招投标授权委托书公证、入学摇号现场监督公证、声明、委托、无犯罪记录证明等符合“最多跑一次”的公证事项,提供高效、快捷、便利服务,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结”人性化的公证服务。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多组织并积极参加省市区公证业务研讨学习交流培训,向优秀的同行公证处学习。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服务中心工作。积极为秦都建设、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二是服务群众事项。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工作中简化办证手续,提高办证效率,对办证群众热情接待、贴心服务、温馨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证的现实需求。三是服务发展大局。我处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出利民便民举措,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