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人员业务培训,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维护财政经济秩序,加强财政经济管理的监督。 | |
住所 | 渭阳中路1号秦都区政府八楼801 | |
法定代表人 | 伍军 | |
开办资金 | 12.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5万元 | 7.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因资产问题变更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2023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我中心于2023年6月下旬对分别对秦都区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秦都区档案馆、秦都花苑幼儿园、秦都区建设路小学、秦都区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和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等6个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2、落实2022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填报工作开展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报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认真总结,及时上报分析报告,秦都区所属单位共192家全部填报,上报率100%。3、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督管理专项检查及年度备案工作为加强我区代理记账行业监督管理,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服务市场秩序,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开展代理记账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截止2022年6月25日,检查代理机构36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工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计61家代理机构已全部完成备案,完成率为100%。4、开展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及财务知识培训2023年11月年11月2-3日在陕西科技大学咸阳校区南院一楼阶梯教室。开展2023年度全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财务知识培训,培训对像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具有会计专业资格的人员及全区所有单位财务工作人员。5、举办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操暨加强财会监督工作业务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会对纳入“财政云”系统的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分四期在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了为期八天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操培训,区属所有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均参加了培训。6、开展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无证经营行为检查205户代理机构,二是虚假承诺行为整治9家,分别做出处理决定。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进一步掌握了秦都区全区代理记账公司的基本情况,加强了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监管。7、宣传普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一是通过线上渠道宣传《规范》文件,在本单位各工作群、政务公开平台上转载文件及相关解读;二是线下印制学习宣传手册,逐户发放,同时制作宣传版,粘贴上墙,加强宣传;三是除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宣传,组织学习《规范》。8、开展秦都区“宣贯反诈法·全民在行动”百日宣防活动召开《秦都区“宣贯反诈法·全民在行动”百日宣防活动》宣讲培训会,印制反电诈、《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及《会计人中职业道德规范》等宣传品及宣传彩页,并制做宣传展板,推广宣传,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2023年度我局按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办法、行业特点、检查环节和重点、检查程序纪律要求等方面,本着“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以查促管,保证效益”的原则,边检查边整改,并对各检查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各单位能认真对待,积极整改,上报了整改报告,切实堵塞漏洞,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2、在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进一步掌握了秦都区全区代理记账公司的基本情况,加强了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监管,促进了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深化了代理记账行业诚信建设,提升了代理记账机构依法经营意识,优化了营商环境。3、对行政审批局2023年8月-9月期间新批复的11家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资质的机构通过实地考察、调阅账簿、核实资料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经过检查均符合代理记账资质。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财政监督经验不足,专业能力有待强化。财政监督工作覆盖面广,对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各项财政业务工作也不断变化,由于日常事务繁杂,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我们的专业能力有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2、财政监督手段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财政监督工作有了较大进步,财政监督机制和方式创新得到了发展,监督工作逐步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控”和“事中监管”转变,并开展了预决算信息公开动态监督、资金下达动态预警等一系列创新性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成效。但大部分财政监督工作仍然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方式上以手工查账为主,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信息平台,导致财政监督机构对资金信息和情况掌握不充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效率。3、处罚力度有限,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财政监督执法中存在处罚种类单一、处罚标准过低等问题。一是财产罚顶格标准较低,违法成本与违法收益不对等;二是对很多违法行为仅有财产罚,没有更为严厉的行为罚作为补充,对经济水平不等的个体而言,难以体现处罚的公平性,达不到惩戒作用;三是从处罚手段看,缺少对拒绝整改等问题的相应处罚措施。4、会计监管力度不足。单位内部负责监督会计人员多为单位领导,会计人员不得不完全听命于单位领导,这就使得会计内部监督沦为一种空泛的形式。所谓的监督标准,也不过是管理者的意图所向,而非会计法的规定。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2024年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区财政监督体系,做好会计事务工作,促进我中心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加强业务培训。将人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效机制,长抓不懈。每年都要对全体人员安排一定学时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以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财政工作的热点难点、新形势、新法规制度等为导向,结合巡视、审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注重强化财政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建设教育,着力提升我中心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多形式多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财政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建立财政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实现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应全面跟踪监测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逐步建立从财政收入的收到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使用的全程跟踪监督机制。要结合“财政云”开发适合财政监督和会计监管及内控实际的管理软件,包括财政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分析系统,财政违纪预警系统等,打破传统单一的检查为主的监督方式。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要把处理事与处理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内部处理与公开曝光结合起来,财政部门要与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合办案制度和追究责任人员移送制度,把查处单位违法违纪和查处个人违法违纪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财经违纪的严肃性。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的随意性,真正把财政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开展2024年会计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关注被查单位的会计基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情况,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完整,是否存在会计造假等行为;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果,切实提高政府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财务会计制度培训及会计法规宣传。2024年我们拟对所有区属二级单位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我区会计人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熟练掌握“财政云”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模块应用,规范“财政云”会计核算操作流程,以及做好会计法规宣传。3、2024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具有会计专业资格的人员培训。4、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的编报。组织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内控报告,并进行审核。5、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根据2023年我区工作重点,抽取涉及的重点项目和资金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安全、高效。6、会计职称报名资料审核及信息变更。2024年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审核工作,照片审核、远程资料审核、调往外省人员资料审核、考试学分折算审核、公需课折算审核、电话解答报名相关事项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