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为村域经济提供服务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公路安防、治超超限管理。 | |
住所 | 商州区北新街西段(张坡村) | |
法定代表人 | 董旭 | |
开办资金 | 1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7万元 | 1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商洛市农村公路发展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正确领导下,在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部省交通工作会议、省公路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商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一)公路养护服务工作成效明显。总结提升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经验,持续巩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4274.453公里(含新增省道)全部列入养管,公路列养率达 100%、新增省道优良等路占比例达到76.25%、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9.26%,综合评定结果为84.103,农村公路优良等路比例达到48.4%、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81.2%,公路技术状况指数为79.37,均超省计任务。强化养护工程管理,指导建微型公园、交通驿站、景观长廊等37处,完成2024年度新增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编报初审核,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振兴后劲,群众出行更加平安便捷。(二)“四好农村路”建设全省领先。紧盯“一都四区”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示范县创建和“美丽农村路”建设,镇安县、洛南县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率先实现省级示范县全覆盖;商南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过复核,闫村镇、三要镇等10个市级示范镇和204个示范村分别受市县(区)政府命名表彰,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镇45个、复核命名示范镇10个。全市新建8条145.65公里“美丽乡村路”和“文明路段”,其中丹凤县万湾至月日公路评为全省第二批“十大最美农村路”----最美丽风光之路,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公路7.353公里申报为国家级“十大最美农村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从示范引领向全域达标转变。(三)公路“路长制”管理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商洛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行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责任体系建设,设立政府县区长任县域农村公路总路长,政府分管领导、镇办和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分别任县、镇、村路长,路长总数达1431个,在公路醒目位置栽植了“路长制”公示牌1424个,公示县、乡、村等公路路线及养护等相关信息1761条,农村公路县镇村三级养管监管模式和联防联动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四)“三个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要求和市局工安排,坚持把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坚持统筹推进、市县联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好路杯竞赛、农村公路防汛演练等活动,将行业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市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履职能力,积极构建了“畅洁绿美安”的公路通行环境。(五)“两个纳入”落实呈现新常态。强化沟通衔接,积极寻求县区政府财政支持,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以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养护经费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责任监管以交通行业为主体的农村公路养护格局基本形成。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一)强化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坚持抓好以路面为中心的日常养护工作,加大对县公路及重要乡公路的检查考核,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运行机制,全面加强日常性、及时性、科学性、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指导力度,规范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行为和养护生产作业标准,坚持季度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积极督促各县区扎实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养管水平不断提升。(二)开展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巩固厅级文明路12条291.08公里,市级文明路102条1486.49公里,美丽乡村路35条582.76公里;2023年新建美丽乡村路8条145.65公里;11月份,丹凤县万湾至月日旅游公路喜获交通厅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命名;2023年,我市申报国家级“十大最美农村路”1条,为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公路7.353公里。(三)重视路况评定,开展路面自动化检测按照部省今年路面自动化检测比例达到65%以上,至2025年基本实现具备检测条件的路面自动化检测全覆盖的总要求,我市统一安排,对纳入公路统计库中的县道、乡道、村道剔除在建路线、未交竣工验收路线和砂土公路后的13565公里,全部纳入2023年公路技术评定范围,逐县区分解细化落实路面自动化检测里程8892公里,占总里程的65%。检测工作6月初全面启动,检测公司共投入设备两套,组建2个外业检测小组,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数据处理。截止十月初已经完成5932公里,完成任务的66.7%,全市路况评定工作计划11月底全面完成。(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大数据云平台商洛市启动农村公路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市级统一主导,市县分级实施”的原则,全市总共投资807万,其中市级大数据平台投资102万,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现市级大数据监管平台已全面完成,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商南县、柞水、丹凤、山阳大数据平台已完成建设,正式投入运行,部分软件正在开发完善中。镇安县已完成硬件安装,预计2024年元月底完成,商州和洛南县正在进行大数据监管平台前期工作。三、存在问题(一)商洛市七县区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要按新标准不低于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6000元、村道3000元的标准足额落实日常养护资金,还存在一定难度。(二)通村公路养管责任落实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别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人员不足,行业监管不力,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及农村公路事业单位改革后各县区存在养护、运输不能及时融合,责任不明,职责不清,影响农村公路养护事业发展。(四)人员编制配置不合理,技术人员少,无法满足农村公路发展需要。四、改进措施(一)强化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坚持抓好以路面为中心的日常养护工作,加大对县公路及重要乡公路的检查考核,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运行机制,全面加强日常性、及时性、科学性、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指导力度,规范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行为和养护生产作业标准,坚持季度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积极督促各县区扎实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养管水平不断提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农发中心多次组织人员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严格按照全国和省厅创建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资料,商州、山阳积极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巩固商南、柞水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山阳、商州省级示范县;8月份,洛南县政府印发《洛南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年度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加强保障措施,为洛南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保障了商洛七县区整体创建工作齐头并进。(三)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强化年实施方案》和省厅、市局《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市农发中心积极印发《全市农村公路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力推进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百日攻坚”行动。为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各县区高度重视,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坚持节假日安全保畅,认真落实防汛工作,积极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确保了全市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四)全面推广“路长制”,落实路长考核机制全面推广“路长制”,8月份,洛南县政府印发了《洛南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3月份,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商洛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商交发[2022]10号),建立商洛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台账,全市七县区政府均已出台“路长制”实施方案,在重要县乡道和村道栽植“路长制”公示牌,公示相关信息,明确路长职责和监督电话等。各镇办、村委会积极落实“路长制”管理职责,明确责任,设置农村公路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力度。下一步工作打算突出市域示范引领,巩固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养管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国改试点工作任务强化路产路况监督服务,加快推进公路养护品质提升创新养管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公路养护精细化转型(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农村公路行业新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商洛市文明办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