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水旱灾害防御规划、防御工程建设、物资储备、山洪灾害防治;编制洪水风险图、全区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全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水旱情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督查检查、宣传;水库移民后期规划、人口核减、直补资金发放等。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综合楼5楼 | |
法定代表人 | 雷兴国 | |
开办资金 | 431.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6万元 | 2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区全面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人员不伤亡、库坝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筑牢防御水旱灾害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全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安塞区地处延河上游,辖8镇3个街道办,境内有延河、无定河、清涧河3大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坪桥川河,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条,河道总长481公里,已建成堤防49.9公里。有王瑶、马家沟、方家河3座水库,淤地坝681座(蓄水103座),其中骨干坝149座,中型坝321座,小型坝211座。有重点山洪沟26条,地质灾害隐患点46个。二、雨情旱情、水情、汛情1、雨情:今年1月1日至10月12日,全区降雨量463mm,汛期共出现4轮强降雨过程,最大降雨日出现在9月8日至9日,我区各镇街普降大到暴雨,其中王窑社区降雨78.7毫米,安塞城区76.4毫米。2、旱情:今年汛期我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特别是7月1日至27日北部镇街基本无有效降雨,镜刀湾等个别镇街出现轻度旱情,对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农作物受旱1633公顷;163人次、321头次人畜出现短时饮水困难,水务部门及所在镇街及时启动预案采用应急水源提水、供水、车辆送水等方式及时予以解决,未造成严重后果。3、水情:2023年汛期全区主要河流均未出现明显涨水过延河最大流量出现在9月9日8时,安塞水文站实测33.4立方米/每秒。4、汛情:全区从5月26日进入汛期值班,预计10月15日结束值班,整个汛期未出现大的水工程险情,三座水库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之下,淤地坝未出现险情,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基本实现平稳度汛。5、灾情:汛期未收到水工程重大灾情报告。三、工作开展情况1、修订完善度汛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应急预案是发生险情时的执行方案,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防汛预案修订大纲的要求,结合实地勘测数据,征求气象、水文、自然资源、城管执法、交通、应急等部门的意见,召开修订座谈会,反复修订极端天气下社会各方面的防范措施、重要地段防抢撤组织、安置等应急预案。预案重点突出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各级防汛抢险的职责、任务;二是明确不同频率暴雨洪水可能造成的河流洪水流量、演进路线,水库(淤地坝)山洪灾害暴发的危险范围以及对居民基础设施的危险程度;三是明确受灾区防、抢、撤措施、人员避险疏散路线、地点;四是明确险情测报、传递方式和信号。《安塞城区防汛应急预案》、《马家沟水库度汛预案》、《方家河水库度汛预案》《安塞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7个预案按期修订完成,并经区政府审批后印发执行。结合预案组织开展淤地坝抢险演练3次,参与人数135人次,锻炼了队伍,检验了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精准应对处置区上建立了区级领导、区级相关部门包联指导镇街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区水务局探索推行向镇街派驻水旱灾害防御业务指导组工作机制,将系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划分为11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1名科级领导带队,深入到所包联镇街及村组一线,对库坝、河流、重点水利工程、人饮工程及防御设施进行全方位的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类别,督导限期整改和制定预防处置应急措施,实行台帐闭环式管理。全年累计排查发现库坝安全隐患69个,已全部按要求整改销号,做到了风险隐患底子清、情况明、可防范。同时积极试行人防加技防的综合防御模式,对多年来易发生溺水事件的3个深水区域采用工程措施进行了彻底治理,并安装了红外线语音报警设备及警示标志。在王瑶水库、马家沟水库、方家河水库及延河、杏子河等重要河段安装防汛视频预警系统76套,实现水库和重点河段线上预警设施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了基础设施弱项,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3、夺实各级防御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了区有技术服务队、镇有应急抢险队、村有巡查管理队、组有义务养护队的“四位一体”库坝防汛责任体系,落实了网格员、巡查员、护林员、水管员等“多员合一"的巡查员聘用办法,明确并公布了3座水库”五个责任人”、681座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和26条重点山洪沟防御巡查责任人;对362个过水桥(涵洞)全面落实了监管领导和责任人员,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全力保障通行安全。以镇街为单位,分批次对各级责任人进行了培训,让他们明白干什么、怎么于,出现险情时,受险区域群众怎么撤、往哪撤,谁组织,将责任落实到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巡查防守、撤离转移等各个环节,实现有人、有制度、有方案、有预案、有预测设备“五个有",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到位”,全区库坝防汛及山洪灾害防御达到了贵任、措施、任务不留空挡、不留死角,“人盯人"撤离转移避险全覆盖。4、开展部门联动会商,适时发布预警预报建立应急、水利、水文、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会商研判机制,针对雨情、水情发展趋势,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及时研判,做出预警预报,为防指科学精准指挥调度提供依据,汛期组织联合会商4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0期,发布预警短信975条,电话点对点提醒预警42次,为全区各级组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留足了提前量,确保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5、落实各项备汛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累计发放明白卡4000张,山洪灾害避险知识宣传画5000张,宣传册5000本、宣传单5500张,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充足储备抢险物资。为了满足水旱灾害抢险工作需求,按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的要求,水务部门抢险物资储备库房储备袋类10万条、彩条布1OOOm2、铅丝1吨锹100把、救生船1艘、各类发电机、水泵20台(套)、雨衣、雨鞋、雨伞100套等常规物资。三是调试检修信息设施。为了及时准确传递信息,聘请专业维护公司对防汛电台、发电机、电话、报警器和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等通讯设施进行了检修调试,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对存在故障的自动雨量站、雨量水位一体站、视频监控等设备逐一排查检修,更换、维修自动雨量站设备8处,确保各项设备在汛期能正常运行。四、存在问题l、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不足。我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群众多依沟道两岸居住,防御山洪灾害是汛期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山洪灾害防御主要依靠非工程措施和群防体系,受现阶段科技水平制约,难以做到精准预报预警,加之目前农村以老弱病残留守人员为主,群众遇灾自救能力不强,使得各级基层组织防汛压力极大。水雨情监测预警设施老化严重。我区现在使用的雨水情监测设备、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均为2011年建成投用,运行已经10多年,受设备老化、破损、通信信号不稳定、资金短缺等因素影响,设备掉线率较高,难以做到精准、及时预报预警,急需升级改造。3、水防部门伴随机构改革和人员新老交替,有防汛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好多同志没有经历过大的汛情,缺乏抗大灾、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和工作经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