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化子坪市场监督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场监管所负责日常巡查、接受投诉举报、协助调查取证等工作,依法或受委托承担辖区内相关行政执法职责,并建立与区级专业执法大队协调配合机制。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 | |
法定代表人 | 高志军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万元 | 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化子坪市场监督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2023年化子坪市场监督管理所立足职能职责,以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为工作总思路,以“监管为民,实干为先,服务大局,争创一流”为总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市场监管,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严守安全底线,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狠抓“三品一特”监管,强化“两个责任”机制落实,消费维权、信用监管、公平交易等各项工作均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基本情况化子坪市场监管所现有编制4人,在编4人,在岗1人,配劳务派遣3人,现单位实有4人。聘用村级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11名。截止12月31日,化子坪辖区共有市场主体1522户,其中公司140户,合作社37户,个体户1345户,比上年增长114户。二、开展业务情况1.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显著。我所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集体聚餐管理等多个专项行动为抓手,从街道到农村全覆盖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区创食办创新推出的“红黄绿”监管措施,根据问题制定风险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充分利用守护者APP对食品经营户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按照风险等级确定检查频次,按要求100%完成检查任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镇2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C级主体150户,3名村支部书记包保D级主体4户,主体包保覆盖率、包保主体数据归集率、督导完成率、督导问题发现率、督导整改率、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上传率均达到100%。问题发现率位居各所前列。组织学校、大餐饮食品安全员参加了区局举办的食品安全知识线下培训班,对14名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员进行了培训。目前,全镇155户食品经营户公示牌全部上墙,信息齐全,索票索证等追溯、过程控制制度,“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制度基本落实,全镇餐饮行业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经营行为逐步规范,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2.药械安全监管稳中向好。持续开展“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围绕省药监局“六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严守药品安全底线,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建立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管档案,“一企一档”完成率100%。扎实开展药品流通环节、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处方药销售、中药饮片、疫苗等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开展了“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散发宣传单5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80余人。完成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份,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1份,全面完成区局年初计划任务指标。3.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纳入日常管理。以“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百日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使用“两个责任”,开展了各类特种设备监督检查,持续推进燃气气瓶信息化追溯管理,与局特设科多次配合,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下达安全监察指令2份,督促整改问题9个,有效提高企业与群众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4.开展贸易结算计量器具监管工作。对各类使用计量器具经营单位、流动商贩开展随机抽查检查,严厉打击缺斤少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给群众提供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要求,我所为方便群众,主动联系区质检所,对化子坪所有经营性使用称进行了一次上门全面检定,共检定84台,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来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此项工作。5.建立了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在去年实施辖区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智慧监管的基础上,今年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灶,经营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商超加入智慧监管。我所本着方便企业原则,选择了电信和移动两家运营商,电信接至我所,移动接至局里平台,目前化子坪食品经营户接入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12户,接入局平台4户。将循序渐进推动鼓励“互联网+”智慧监管在辖区餐饮服务行业、食品经营的全面覆盖。监管平台同时搭建了我所在腾讯会议、钉钉会议学习平台,为提高我所今后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提供了保障。6.提升信用监管能力。及时开展年报数据分析,向市场主体广泛宣传年报公示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不断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按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四个子库,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两库一单”进行动态调整,开展局里双随机抽查计划16个,配合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计划6个,任务检查完成后均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公示。拉入异常名录1户,对2户市场主体进行了信用修复。7.开展了“星级所”创建工作。根据总局和省局创建“星级所”有关安排,我所主动报告局里,申请创建四星级所,全所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工作成绩得到考核组的高度认可。因创建名额有限,全市13个县区只有9个名额,我所遗憾未能成功。2024年,我所将继续申报创建。8.解决了办公场所困难问题。原化子坪所办公地地势低,无排水系统,下雨排水靠水泵抽,冬天取暖烧炉子,且年久失修,院墙裂缝面临坍塌,房顶严重漏水,安全隐患到处皆是,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在局长及局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化子坪所从2022年9月份起开始全力协调解决,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各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投资近30万元,解决了化子坪所办公困难的问题,于2023年11月4日终于喜迁新居,使化子坪所成为全区11个所条件最好的所,给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舒适敞亮的工作环境。9.改善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我所设立综合服务大厅,专人负责接待咨询,为群众排忧解难。扎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以当场整改为主,予以警告并责令整改。对文化程度低的经营户采取“保姆式”政策指导和基础服务,手把手指导,规范经营行为。今年以来,共有9个案件因轻微违法免于处罚,获得群众好评。10.提振消费信心,及时受理处置各类维权行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开展了“提振消费信心”系列活动,持续构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恢复。受理、处置投诉举报案件33起(12315投诉举报平台转办投诉16件,举报10件,12345转办维权3件,局315中心转办电话投诉2件,到所现场投诉2件)。按期处置率达到100%,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1.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工作。全县上下深入实施质量强区行动,我所积极主动行动,开展了“质量月”“全国质量认证系列宣传体验周”等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解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党和国家的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配合抽检公司完成民用散煤抽检任务1批次。结合质量专项检查,开展了重点工业产品产品质量监管等四个方面联合检查,强化日常监管,消除风险隐患和监管盲区,堵塞监管漏洞。其他职能职责范围工作列入常态化监管。常态化对辖区经营者进行价格提醒告诫,严厉打击捏造散布虚假信息、价格串通、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常态化进行竞争合规提示,督促辖区企业提升竞争合规意识和能力,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常态化推进知识产权监管,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联合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组织开展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为主题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汇总企业需求,协调资源支持,支撑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常态化推进标准化战略。广泛宣传标准化知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标准,找到差距、改进提升,执行先进标准,全面开展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常态化进行广告合规提示,以医疗、药品、食品、涉农广告发布内容为重点,定期开展排查,引导行业自律,切实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三、存在问题抽调基层人员,致使基层工作人员严重短缺,只有所长1名正式工作人员,执法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劳务派遣专业化程度低、能力不足造成执法风险突出。在任务多、工作杂、涉面广的情况下,监管效能和监管作用日趋弱化。一年来,我所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争先进位,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00余人次,专项检查300余家次,日常检查400余家次,下达责令整改书5份,立案查处1起,罚款2000元,警告1起。下一步我所将加大学习力度,尽快适应市场监管新业态,保持好的做法发,学习兄弟所经验,确保做好监管所全面工作,开启化子坪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新篇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双创”工作先进;执法办案工作先进;质量监管先进。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