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教育门户网站维护;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小学影视教育。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魏郁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5万元 | 1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互联网+教育”平台应用有突破。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配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寒假和暑期教师专项培训学习,目前全市注册教师27000人、学生56300人、家长16300人;持续提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广度拓展深度,完成第三批试点学校结对帮扶申报工作,我市54所学校与西安优质学校结对,动员指导结对学校教师通过平台开展直播课和点播课教学活动,本年度上报直播课14节,点播课39节,7节直播课获省级优秀公开示范课表彰;推广“教研云”教学资源平台应用,为全市130余所学校申请数字教学资源应用权限。2.数字校园智慧教育建设整体推进。开展数字校园创建指导,实地指导学校40余所。配合市教育局对洛南、丹凤、商南19所学校数字校园创建工作进行市级复审。指导13所学校迎接省级评估,高标准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验收;商洛中学接受省教育厅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授牌,指导培育丹凤中学、商南鹿城中学申报第三批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组织24所智慧校园培育校参加陕西省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系列工作坊培训活动,并开展市级智慧校园创建调研指导。3.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开展。考前组织412名考务管理人员参加线上培训。持续完善“全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视频巡考平台”,我市148所考点学校的301个考场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线上网络+线下实地”相结合开展巡考,确保考试公平。2023年26083人参加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合格率为92.82%。全面核对全市九年级中考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等级,完成中考招生成绩合成。4.巩固2.0成果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总结工作,上报优秀典型31个。组织全市35名市级骨干专家参加提升工程2.0省级复核工作,交叉复审安康市提交成果5073个;扎实开展市培项目,组织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师150人开展“全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小学生编程、创客机器人等信息化专题培训13场次,累计培训教师2000余人。5.依托竞赛活动展示学生信息素养。开展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市级评选作品220件,推荐44件优秀作品及13支机器人竞赛队伍参加省级比赛,其中24件作品、5支机器人队伍、7名教师、2个集体获省级表彰;开展2023年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培训指导教师304人,全市430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21名学生入围省级比赛,参赛10名学生、3个单位获省级表彰;开展2023年度青少年爱挑战“互联网+素质教育”展示活动,全市937人次参与校园挑战赛项目,创造省级纪录22个、市级纪录71个,展示学生才艺秀作品142670个,位列全省第一;组织22名教师参加陕西省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裁判员及央馆教育科创活动指导教师培训,培养省级裁判1人;丹凤县戴尔“互联创未来”人工智能教学项目接受教育部项目中期实地调研,两所学校学生设计案例获中央电教馆表彰。6、四项活动推动学科融合应用。举办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市级评审各类作品218件,推荐44件作品和3个案例参加省级评选,8件作品获得省级表彰;开展商洛市2023年中小学影视教育系列活动,市级评选出优秀作品120件,分别推荐微电影作品15部、影评作品90篇参加省级决赛;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推荐,指导各县区58名教师参与精品课录制,推荐上传52节精品课参加上级评选;开展“中国梦—行动有我:2023年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市级参评案例63个,推送10个优秀案例参加上级评选,其中7个案例获得中央电教馆表彰奖励。7.以信息化课题研究促建设应用。第五届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课题14个全部结题,其中2个被评为优秀课题;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第一批次8个全部结题;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第二批次立项6个;配合数字校园普及行动,开展2023-2024年度市级基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课题研究工作,县区申报各类课题316个。8.持续提升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水平。组织开展2023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全年四批次共测试5293人,成绩达标率99.36%;组织16人参加2023年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业务培训;开展2023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全员参与学习《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新规程,修订7项制度。9.全力保障教育宣传和网络安全。强化市教育局网站、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运维,做好自查工作,协助基教二科对局网站进行改版,8月初新网站已投用;严格落实市教育局政务信息发布审核要求,确保信息发布准确无误,局门户网站发布信息840余条、商洛教育微博发布信息390余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30余条,各渠道回复网民留言100余条;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监测,做好重要时段24小时巡查,确保网站新媒体网络信息安全,在市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组织的网络攻防演练活动中,取得良好格次;强化涉教育系统舆情监测预警工作,购买专业舆情监测服务,目前已向教育局累计反馈涉教舆情130余条;做好国家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全市791所学校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参与学生20余万人,协助市教育局联合网信办、公安局、商洛日报组织举办“网络安全公益直播进校园”公开课3场、累计播放达18万次。10、强化大局意识服务市局中心工作。发挥技术优势,保障支撑局机关参与教学能手大赛、校园长教育管理能力大赛、中小学校中层干部管理能力大赛、周末现场会等活动10余项。依托网站开设“活力课间”“禁塑限塑在行动”等专题3个,强化教育工作宣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在第四届青少年“爱挑战”活动中,市电教馆等全市15个单位获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优秀组织奖”表彰;在青少年爱挑战“大美校园”专项比赛中,市电教馆等全市5个单位获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优秀组织奖”表彰;在陕西好课堂—幼儿园课程资源征集活动中,市电教馆等全市6个单位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陕西好课堂—校本课程优质资源征集活动中,市电教馆等全市9个单位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市电教馆等全市2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单位”奖。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县区电教中心人员配备不足,教育信息化工作高质量落实推进存在障碍。二是学校校长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不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任教师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县区年度考核中占比较小。四是市县校各级经费紧张,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四、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投入、专业化人才配置方面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二是持续加强服务指导下沉频次,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指导。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落实“五抓”促创新。围绕数字校园普及建设,依托市培项目、“西商教育同行计划”抓校长及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围绕国、省“互联网+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依托平台抓教师“学听讲研练”五项能力提升,形成思政教育和学校教研国家平台应用案例,组织教师利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开展公开课展示活动。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指导县区、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形成市内可复制可推广典型。围绕智慧教育建设应用,抓优秀数字校园智慧示范转化,培育智慧教育示范区。围绕教育公平,结合县区教育帮扶机制融合推进“互联网+教育帮扶”,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普及创客人工智能教育。(二)做实常规促提升。发挥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作用,健强市、县、校信息化工作体系。拓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频次,持续巩固提升工程2.0成果。强化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督导,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实践活动组织水平,进一步扩大参与面,加大过程指导力度,保证成果质量。强化课题研究指导,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牵引作用,促进师生应用水平提升。发挥网站、新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在市教育局领导下,讲好商洛教育故事。全力做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及安全防护各项工作。提高普通话测试服务水平,做好新规宣传及测试工作人员培训。优化涉教舆情监测、网民留言反馈流程,提高预警效能和留言办理效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5次获得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优秀组织单位”表彰奖励。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