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商洛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商州西路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文宇 | |
开办资金 | 20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07.78万元 | 2390.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商洛中学 | 从业人数 3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我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紧扣思想建设,强化党建理论武装,坚定不移讲政治、铸忠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国平台、教职工大会、教师发展论坛等思想教育阵地作用,引导全体党员、教师更加情感自发自觉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审论坛讲座、研学旅行等活动,严审校报、公众号、校广播站稿件内容,严格校园课外读物管理。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不断提升舆情管控、应急处突能力。二是紧扣组织建设,激发党组织战斗力,坚定不移强功能、促担当。以“党建+”学校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德育教育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安全教育管理、服务师生“五个工作专班”工作机制,通过校党委设岗定责、所有党员认领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效使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发展。三是紧扣作风建设,提升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坚定不移强本领、求实效。紧扣问题导向,坚持把学习成果的转化运用作为检验学思想的根本落脚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体党员、教师树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四是紧扣制度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定不移强保障、聚合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用党章党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遵守党规国法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二、坚持“五育”并举,育人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强化德育教育,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持续开展纪律学风整顿活动,围绕“每日三省”“七个好习惯”“六个学会”“十不准”“十个文明”“七个一”活动等要求,政教卫生处每周联合安全处、校团委、宿管办、各年级检查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仪容仪表、教室卫生、不穿校服、上课睡觉、就餐住宿等违纪现象,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并提出整改要求。二是加大家校合作力度,积极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学校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制订切实可行的家校协同育人制度和办法,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评选表彰模拟优秀家长活动,聘请部分优秀家长参与年级管理,争取家长对学校、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校园开放日、膳食委员会等作用。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立足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毕生发展,建立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机制。利用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途径(商洛中学24小时的明老师心理热线),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解除心理困扰。四是做好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积极做好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对于脱贫户及其他三类人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三、坚持“两个工程”,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一是坚持师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对标对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树牢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解决“只教书、不育人”“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问题,着力抓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品质修养。二是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制定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举行2023年新教师培训启动仪式,张文宇校长做《如何站稳三尺讲台,在高考综合改革中破茧成蝶》的专题报告。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充分发挥蓝方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入职教师成长。三是实施“名师工程”,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制定《商洛中学“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进一步发挥名师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深化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加强“三新”培训,积极实施新高考改革。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训,举办“教师发展论坛”、借力金太阳优质教育资源,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开展“三新”相关的培训讲座、教学示范。安排专人调研论证,制定并运行选课走班背景下的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指导教学和提升质量,确保了新高考选课走班等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研究,鼓励全体教师把“三新”实施中的问题、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改革中的问题转变为课题,组织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与方法,解决新教材教学的实际问题。以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效率提升。三是加强集体备课,提升课堂效率。开展新课程大五环“每周一课”研究,三个年级每个学科每周坚持组织一节“每周一课”(汇报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备课组长全程负责“每周一课”的组织、评课、研讨、交流与打磨,按照组内定主题,“说课打磨→讲课听课→集体评课→研课、磨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程序做实“每周一课”研究。四是加强高考复课工作,高考质量稳步提升。开展2023届高三二轮复课调研,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深入高三通过听课评课、师生座谈、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抽查考卷等方式,为高三复课把脉问诊。本年度,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教育工会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我校召开。我校被中共商洛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五、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智慧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举办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者理论引领能力和问题解决的具体实践能力。二是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新冠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要求,落实各种传染病防疫责任和管控措施,不断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全面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实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值周制度,依托安全工作专班,细化闭环管理体系。与各年级、处室,全校师生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9000余份,夯实安全责任。四是持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先后在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视频交流会和首场全省智慧教育建设应用现场会上交流发言;代表商洛市教育局参加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举办的陕西数字教育大会并在大会现场进行智慧校园布展宣传活动。依托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建成了商洛教育大数据中心-商洛市高考综合改革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全市高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生涯规划、选科走班和教学质量评测服务。五是加强服务育人水平。坚持财务公开和公示制度,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支付制度。严格采购流程,落实招投标制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努力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抓好食堂管理工作,发挥膳食委员会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六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召开八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发挥工会民主监督职能。建成教工之家,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举办了教职工气排球比赛,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职工身心健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第二批陕西省智慧校园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主题读书活动先进集体”、陕西省“五星级”厂务公开职代会单位、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阳光心灵与你同行“心理健康大展演一等奖、“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商洛市第三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商洛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还不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二是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广大教职工“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还没有充分彰显。;三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四、改进措施一是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研究,二是着力抓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品质修养,三是加大家校合作力度,积极推进家校协同育人。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厘清“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秉承“坚持五育并举,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办学理念,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压实责任,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第二批陕西省智慧校园示范校”“陕西省教育系统主题读书活动先进集体”、陕西省“五星级”厂务公开职代会单位、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阳光心灵与你同行“心理健康大展演一等奖、“全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商洛市第三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商洛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