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生态监测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建设秦岭生态监测站网,开展秦岭生态系统以及气候资源相关指标监测,建设秦岭生态监测数据库和农业气象灾害大数据中心。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移动路通信巷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世发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万元 | 2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生态监测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市生态监测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省气象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县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根据业务范围开展的工作情况(一)认真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提升职工政治自信和业务能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强化工作担当,增强凝聚力。按照局党组加强政治学习和《“提素质、强本领”读书学习活动》的安排部署,生态监测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学习方案,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组织多种业务学习,提高对气候生态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二)围绕业务范围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较好地完成业务工作。一是完成《商洛康养产业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二是在中省气象局和市局领导指导下,在市政府和各部的协作支持下,完成《陕西商洛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方案》获中国气象局批复实施,编写《商洛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市政府办印发实施。三是编写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基准辐射和轨道植被观测项目实施文案,通过省局评审,准备实施。四是完成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一期)实施方案编写,积极推进建设并组织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五是全力推进2023年丝绸之路气象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筹备组工作,为成功举办2023年丝绸之路气象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贡献力量。六是秦岭生态监测项目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完成水域生态站、温室气体站设备安装及调试运行工作。七是编写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基准辐射和轨道植被观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省局评审。(三)围绕秦岭生态监测服务项目建设内容,积极申报省市科研课题。认真落实市局号召,鼓励科技人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全年生态监测服务中心申报“秦岭森林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与环境影响因子关系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法的全市碳汇核算方法研究”、“2001—2022年商洛市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和人类活动驱动因子分析研究”等科研项目4项,发表题为《基于Budyko假设的秦岭南麓丹江源径流量变化归因识别》的核心期刊1篇。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1.市生态监测服务中心承担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建设具体工作,在中省市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试点工作在机制体制、规划建设、支撑体系、价值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商洛转型发展康养经济的创新模式。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气候生态品牌和农特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助推农特产品溢价:商洛核桃、金银花、洛南县连翘和北五味子等名优特色产品通过气候品质认证,增加了标识、证书、溯源二维码等信,这些认证产品均产生了明显溢价,被誉为“中国核桃之都”的陕西省商洛市在京举行“绿色商洛·核桃之都”商洛核桃推介会。本次推介会上,共签约相关产业项目16个。商洛良种核桃通过气候品质“特优”等级认证,有力地提升商洛核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推商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商洛农特产品和中药材的经济价值。3.开展景区精细化引流服务,实现景区增收。制作景区花期预报、天气气候景观预报、康养指数预报实现景区引流增收。气候康养品牌,变金字招牌。2020年以来,以中国气候康养之都金字招牌为背景,全市招商引资康养项目落地达23个,开展气候营销,气候资源落地变现。紧密配合市县政府举办大型活动13场次,专题推介会等招商活动6场次,全市以商洛气候生态品牌招商推介房产旅游,赴西安卖清凉、推介地产、气候康养旅游等共签约60多个项目,实现了将气候资源落地变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标。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特别是在气候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气候生态产品经济研究院建设、秦岭气候博物馆建设方面存在能力不足问题,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推动工作。2.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一期)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如何让平台尽快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还需要继续探索。3.气候系列品牌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需中省气象局加强对商洛气候品牌创建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确保顺利完成创建任务,早日发挥效益,服务于商洛高质量发展。(二)整改措施1.拓宽思路,在气候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秦岭气候经济研究院建设、秦岭气候博物馆建设方面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推动工作。2.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一期)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就如何让平台尽快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还需要继续探索。与景区、公园、康养基地等实体单位加强联系与协作,开展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工作。3.强化气候系列品牌创建后续工作,强化经济效益,服务于商洛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秦岭生态监测站网维护和数据应用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加快秦岭生态监测数据应用,持续推进气候生态品牌的创建进度,争取早日创建成功,尽早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以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为基础,以发展气候康养经济为主线,启动秦岭气候经济研究院、秦岭气候博物馆建设,启动商洛市气候经济发展规划编制。4.将持续打通气候资源向旅游、康养、医疗、房地产等资源转化的路径,助力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建立气候经济转化为旅游经济、森林康养经济、医疗康养经济等的新模式,在“小切口、大产业”方面开展积极探索。5.大力促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森林康养试点和打造康养之都进一步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壮大康养产业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