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名人街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田中心 | |
开办资金 | 80.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08.11万元 | 2122.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做好数据汇总分析,及时报送空气质量数据。每月对各县区空气自动站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各县区政府进行通报排名,并将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每周对商州城区两个空气自动站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将结果报送至市委市政府。2、按时完成环境质量常规监测任务。2023年1至12月中心城区有效共采集降雨60场,无酸雨出现;降尘监测12次,3个点位降尘量均达到省定标准;共监测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60次。完成全市地表水省、市控14个断面监测任务全年数据统计、审核、上报工作,上报监测数据3360个;完成中心城区2个水源地全年水质监测任务数据统计、审核、上报工作,上报监测数据1868个,监测结果显示城区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完成了全年四个季度6个县级水源地的监测任务数据统计、审核、上报工作,上报监测数据936个;1-12月共接收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派发的采测分离样品51批1609瓶,出具有效数据2477个;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专项监测中6个规划断面监测及常规月监测任务12次;完成陕南地表水重金属预警监测2个断面每月的监测数据审核、上报工作。完成2023年8个监控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16个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任务、7个县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任务,审核、上报数据;完成了我市中心城区2023年四个季度功能区噪声的审核、上报工作,上报数据6720个,监测结果显示我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质量良好;按时完成了2023年我市自然生态详查审核及上报工作。完成了2023年国网土壤43个基础点位和45个风险点的采样和寄送工作,完成全市风险点土壤分析工作,分析数据按时上报省站。3、完成2023年4个季度的环境质量季报及每月的水环境质量通报的编制工作,共计16份;完成了2023年我市市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每月水质状况公示的编制工作;完成了《2023年商洛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及补充方案等各项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了《2022年商洛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并按时上报。4、组织开展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选址工作,完成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分县指标调查方案编制及数据报送工作,按时完成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水质调查数据报送工作,积极完成我市地表水风险源监测调查数据及报告编制工作。5、有序开展辐射监测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度辐射监测采样任务,并按时送样至省辐射站;二是完成2023年度辐射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三是配合省辐射站完成县级辐射自动站建设工作;四是配合市局完成商洛市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并取得圆满成功;五是配合市局完成2022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检测质量进一步提升,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通报2023年国家监测网实验室能力考核为优秀单位。2、技术能力提升幅度较大,组织编制的《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评为“报告质量明显提升单位”,被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全省排名第六。3、市站监测资质顺利通过复查换证及扩项现场评审。监测能力增加43个参数,达到水和废水、气和废气、噪声、辐射等十大类628个参数。4、今年1-11月份(12月份数据省站尚未发布),交叉运维安康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质控考核在全省排名第一。三、存在问题1、预警监测能力有有差距。环境监测因子复杂,现有预警因子比较单一,自动监测站较少,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2、实验室面积较小,有些项目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严重影响监测数据质量。四、改进措施1、全面做好我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每日通过省站平台上报未来5天我市空气质量预测情况,每周五参加全省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会商,汇报分析我市未来一周空气质量预测情况,并会同“一市一策”第三方公司专家共同交流学习预测预报相关专业知识。2、全面提升我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预警能力。起草了《商洛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并建立辖区国省控空气、水质自动站数据异常预警程序以及水气一体的数据预警服务平台,全面发挥自动监测预警作用。3、认真组织丹江锑浓度预警监测。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投入8.28锑浓度异常应急监测工作,累计编制应急监测快报72期,专项监测报告2期,日报11期,后续预警监测快报93期,专项监测报告233期,预警监测专报77期,为丹江锑浓度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常规性及非常规性、指令性监测工作。制定并印发商洛市2024年生态环境监测方案。配合完成国家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工作任务。加强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进一步强化预警监测,发现数据异常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安康市空气自动站运维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监测任务。2、对标《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办法(试行)》和《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评估指南(试行)》,以加强监测管理和提升监测能力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调动我市各县区监测站的现有技术力量,实现“以业务带队伍,以队伍促业务”的良性循环。3、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强预警监测,定期开展监测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建立常态化水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响应机制,按照市级能够同时具备处置行政区域内两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情景,组织开展应急监测能力自查评估,切实提升应急监测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4、加强新进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监测业务水平。积极开展企业自行监测检查培训和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提升监测技术水平。5、加强监测过程数据质量控制,继续加强质量控制任务的分解落实,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从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到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及监测报告发出等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受控和可追溯,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执法和政府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6、深入开展各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据。7、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照承担的环境监测任务,全面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环境监测装备配置,切实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作用。组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资质认定相关知识,对各个工作环节认真进行自查。环境监测技术服务队继续选择县级站和企业开展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活动。8、按照实验室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布局,合理划分监测功能区域,完成监测分析实验室改造。积极申报,创建省级重金属示范实验室。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