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通远中心小学

西安市高陵区通远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11 09:43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通远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通远南街
法定代表人 何飞
开办资金 4553.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71.5万元 3752.8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通远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具体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1、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务实求真、弘扬特色、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与书为友、与健康快乐为伴、永远与阳光同行”的校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办人民满意的家门口学校。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认真落实德育课程,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一月一主题的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3、促进教育公平,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招生入学、控辍保学、学籍管理等制度,创建各项工作机制,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关爱、帮扶和心理辅导。(二)、优化内部管理1、共建家校共育新模式。各校园先后召开家长会,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校委会成员带头进行大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各幼儿园在重大节日期间,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行手工创作、家长助教、游戏互动等亲子活动,交流家园管理经验,体验教育美好过程,今年我校先后邀请3名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开展线上直播讲座活动,受益家长2000余人,形成家校教育协同共识,收到良好的效果。2、不断强化团队建设。健全学校少先队组织,融拓校外少先队教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023年荣获市级“红领巾奖章”三星章、区级优秀少先队大队、中队等集体奖、荣获陕西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西安市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区级优秀红领巾讲解员等个人奖项。(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严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规范使用教材,确保开足、开齐课程。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开设多元化课程,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学校定期开展教学评估活动(4次),认真分析存在不足和短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校际差距不断缩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坚持以培育“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实行师德评价“一票否决”制度,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建立通报警示机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开展“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2023年辖区各校园无一例违反师德师风行为事件的发生。2、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筑牢教研主阵地,成立小学1至6年级语数英学科13个“中心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每月确定一个主题,从教师板书、作业设计、教学模式、理论学习等方面着手,通过“同课异构”“观摩研讨”“主题交流”等和网上“日常教学问题研讨”“微课展示”“群内特色展示”等活动相结合,共同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疑难杂症”,相互学习特色亮点做法,促进共同提升。学前段教科研各具特色,如:创设轮值教研模式,STEAM理念项目研究,户外游戏组织等,在义务段新课程学科融合过程中,一批教学教研积极分子将独特的想法诸实施教学之中,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今年以来,辖区义务段完成市级规划课题2个,区级小课题2个,均已顺利结题。(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狠抓活动育人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艺术技能和劳动技能1-2项,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2023年艺术素养监测中取得全区第二名,我校被评为“高陵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组织开展华夏文旅研学旅行,开展种植、木工制作户外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劳动实践的能力,并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六)、提升办学条件1、巩固创建成果,优化办学条件。2023年暑期,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远中心小学、何村社区幼儿园进行了校园环境大提升,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结合实际,学校积极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通远中心小学“远”文化、火箭小学“勤”文化、何村社区幼儿园“和”文化及中心幼儿园“阳光”文化等的特色文化。今年9月以来我校先后接受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验收”“区316”督导检查、全区中小学“看比评”现场观摩、区人大代表观摩、区退休老教师代表现场观摩、“新优质成长学校”验收等,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和好评。2、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努力建设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四个100%”,落实食品安全“6T”管理制度,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建立校园安全包抓制度和周检查反馈整改机制,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周督促、月总结,使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全年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德育教育扎实有效。依托通远坊烈士陵园、西北民大、高陵场畔等区域特色,开展清明节扫墓、红领巾讲解员宣讲、社区服务等活动。配合区检察院、区教育局等多部门开展“小鹿灯”民法典宣传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治意识等,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在今年12月9日举行的区级“三跳”比赛中,中心小学获团体三等奖,其中原创抗日题材花样皮筋舞《战.归》在参赛的22所学校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社团活动如火如荼、亮点纷呈。各校园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依据“专业+特长”的师资队伍,坚持“特长+兴趣”的培养原则,共开设了手工、足球、跆拳道、篮球操、书法、古诗吟唱、绘画、舞蹈、跳绳、电脑制作、彩带操等52个社团,其中灰堆坡小学篮球操、枫韵剪纸和七彩童年绘画社团;仁村小学的彩带操社团、火箭小学的街舞社团及通远中心小学的“青草芽”合唱团和“艺”葫芦画瓢社团已成为辖区靓丽的名片。3、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培训,搭建优质平台,多措并举助力教师成长,开展“沉浸式”访名校观摩活动,组织中层干部及教师30余人分别到陕西省西安小学、莲湖区沣惠路小学聆听讲座、观摩学习。同时,邀请小学语、数、英、综合学科专家到我校进行名师授课、学科研讨点评等专题培训,组织毕业班教师及管理人员到经发通远初级中学开展小初衔接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学校中层骨干每月到渭滨学校参加专题培训,共计受益教师200余人,受到全体教师的欢迎。二是激发工作内驱力和主动性。搭建辖区教育交流提升平台,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各校园及时分享学习经验做法,9月以来,各校园共分享优秀简篇400余篇,短视频70个,媒体报道4篇,各校园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现,辖区教育人凝心聚力,一心向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三、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各校综合学科师资较为薄弱,家校共育、共建工作还不够到位。学校应强化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进行指导、研究,同时通过教师培训、交流学习等有效手段,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大宣传积极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我校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1、做好家校共育和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等工作。凭借辖区教育资源优势,依托经发通远初级中学良好资源,主动对接,探索交流,做到有的放矢,合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宣传,积极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加强教师业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开展校本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主抓工作。实施分校施策,培养强化2个团队意识学校,打造2个守正创新精神学校,促进各校协调均衡发展。同时,在培训、激励、评价、管理制度上,继续探索有利于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3、加强教科研工作。探索区域联片教研模式,努力提高科研质量,深入开展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作业优化设计”开展科研,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加快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速度,建设一支学术水平过硬、研究方向明确的教科研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6101265614685272)有效期自2023年8月28日至2028年8月2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