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4-11 09:4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维护全区交通运输市场秩序。负责全区公路路政、道路运政、地方海事行政、客货运、出租、网约车、汽车维修、驾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执法,以区交通运输局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东环路89号
法定代表人 朱长谋
开办资金 134.6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64万元 101.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实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综合执法机构运行及职责履行情况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通过《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对辖区内监管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时调整了执法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范围、抽查频次,使双随机工作科学高效开展。今年以来已开展本部门随机抽查批次2次,检查企业户数46户,公示46户。开展联合抽查1次,联合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客运企业进行检查。实时公示抽查情况及处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2、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配合局机关对辖区客运企业、货运企业、维修企业、驾培、出租企业等进行安全督导检查。累计开展安全宣传13次,发放教育宣传单2600余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2人次,开展安全检查41次,发现一般隐患35处,全部按期整改到位,整改合格率100%。3、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设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11次,征求意见座谈会9次,开展督导检查16次,累计发放宣传册1500余份;制作专项整治公告牌6块,制作宣传音视频1个。走访企业49家,发放调查问卷表86份,张贴宣传海报30余份,共收集问题线索3个,整改问题3个,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细落实。4、开展打非治违工作以车辆密集区、高校周边为重点区域,抽调专人参与打非治违专项活动,从严查处出租车、网约车等违规经营行为,今年以来驱离疑似车辆870辆,现场纠违198辆,配合交警暂扣违规载客的电动三轮67辆,发放宣传资料11800份,发挥了“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有效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5、开展联合治超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区公安交警大队开展了治超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超限超载、恶意遮挡号牌、非法改拼装、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设立24小时查控点两处,累计检查车辆总数450辆,其中1辆超载卸货。6、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区公安交警大队、城管执法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辖区非法营运车辆,规范出租车、网约车营运行为,共制作“拒乘黑车”宣传展板6个,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累计出动执法车辆40辆次、执法人员180人次;驱离违停车辆800辆次、检查车辆320辆次;查扣不规范经营出租网约车6辆、“黑车”3辆,辖区客运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场营运秩序明显好转。7、三项制度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完成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编制工作,共梳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事项151项,明确了执法事项责任主体,实施依据,并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二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制度,截止目前,已公示行政处罚信息175余条。三是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文书,执法过程记录工作。四是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了法制审核工作小组,制定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试行),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由本部门在实施依据、认定事实、履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开展法制审核,出具书面意见。截至目前,暂无重大执法决定事项。8、投诉处理及案件办理情况对有关部门转办的涉及客运、维修企业、驾培企业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其整改。今年以来投诉处理37起,接收移交违法案件63起,处理违法案件63起,罚没资金23400元。二、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及保障情况1、扎实开展执法队伍素质提升行动,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等,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养。组织开展了《行政处罚法》、《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操作指南》等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开展了网络教育学习,平均学习均达到30学时以上,通过以上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及执法能力。2、持续推进“四基四化”建设,配备执法记录仪20台,数据采集站1台,执法车辆2辆,完成了执法场所外观标识标志、执法车辆标识更新,规章制度公示上墙。3、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制定了《行政执法证件“红黄绿”管理制度》,通过日常检查、举报处理、专项督查等方式对持证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目前,交通系统共有综合行政执法人员18人,均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三、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执法大队积极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流程、改进执法方式,融服务于执法工作,提升了执法队伍良好形象;二是加强重点时段场站地区监管,提前研判客流趋势,实现了春运期间重点场站“零事故”。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较显著的治理效果;三是维稳应急处置能力有了新提高,规范了投诉受理工作、重点人员及重点行业维稳信息反馈工作。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调查取证问题,作为运输市场管理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执法是运输行业管理的重要扩展,因运输行业存在管理对象具有极大流动性,违法运输行为具有较长持续时间且跨地域等问题,加上在检查环节,因部分经营业主法制意识不足,群众不配合等问题,都给调查取证增加了难度。改进措施:1、改善执法装备,提高取证技术能力;2、建立部门联动,提高执法的执行力度,通过部门联动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文化素质在系统学习的前提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路规范》等相关法规条例重点学习,建立培训档案与个人学习档案,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2、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形势需求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对贯彻落实法律法规,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极为关键。在执法取证方面,需合理配置各类取证设备,实现法治化建设。3、坚持三项原则,加大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要求必须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实现交通运输执法行为规范化,根据法律确定处罚力度,科学应用自由裁量权,按照统一尺度的处罚规定解决重大案件,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