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商洛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4-11 09:30
单位名称 商洛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执法监察保障。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宣传。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李长江
开办资金 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6万元 4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精心组织安排,卫片执法成效显著。2023年,按照部、省关于卫片执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卫片执法“月清、月核、年度评估”的工作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2022年卫片执法收尾工作和2023年卫片执法工作任务。全市2022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60.6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3.96%。截止目前,全市2023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94.33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4.4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上年度减少66.27亩,全市无一个县区因违法占用耕地面积比例问题被约谈问责。(二)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始终以“严起来”“零容忍”的态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从快从严查纠各类违法违规用地、采矿行为,2023年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157件,其中涉土违法案件143件,涉矿违法案件14件,收缴罚没款13905.058万元。有力遏制了违法占地势头。(三)聚焦重点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围绕重点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多类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了秦岭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好转。一是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专项整治。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动态台账和涉秦岭土地矿产卫片发现“两乱”问题线索台账,共涉及整改问题线索44个;加快推进2023年省厅下发我市涉秦岭有关问题线索整改销号备案工作,截止目前,对2023年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动态台账中涉及执法部门牵头整改的19个问题,现已整改到位并在省厅销号备案问题9个,对其余10个问题线索,正在督促各县局加快推进整改力度。对涉秦岭土地矿产卫片发现列入“两乱”问题台账25个,截止目前,完成整改12个,未整改到位的13个问题。二是深入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清查整治项目摸排数据上报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组织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和长效机制建立工作,未发现新增违建别墅问题。三是继续开展长江黄河流域专项执法。对专项执法范围内的违法用地、违法采矿行为进行多轮排查,今年以来,未发现新增违法问题。四是扎实开展砖瓦粘土企业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制定印发《商洛市砖瓦粘土企业专项执法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砖瓦粘土企业专项执法整治工作,全市摸排砖瓦粘土企业6家(1家停产),均为合法生产企业。五是积极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建立台账、压实责任,彻底整改。六是认真开展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秦岭保护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成立“回头看”专班,对各县秦岭保护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经排查,全市共列入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台账61个、秦岭违建整治台账72个,现状与销号时状态一致,近年来,无新增违法别墅类项目,也无新批别墅类项目。(四)注重案卷评查,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制定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市自然资源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自然资源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工作。对全市2022年度查处的136件案件,在县(分)局自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约20%的案卷(共抽查检查案卷22宗),对照案卷质量评查标准进行评查,最终合格案卷12宗,占抽查案卷的54.5%,不合格案卷10宗,占抽查案卷的45.5%。(五)强化督查督办,助推问题查处整改。一是跟踪督促县区完成部通报反馈问题整改。对被部省警示通报问题,多次实地核实,提出具体意见建议,跟踪督促整改;对部外业核查反馈6个判定不实问题图斑,制定整改方案,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问题图斑整改。同时,责令县局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4名责任人予以提醒谈话。二是创新机制推动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制定《商洛市卫片执法违法图斑拆除复耕市级验收工作办法》,建立“县级初验-申请验收-市级复验-验收反馈-系统录入”的工作流程,推动违法用地拆除复耕,及时消除违法状态。截止目前,市级验收通过拆除复耕图斑50个,恢复耕地100.93亩;督促县区抓紧整改2021-2022年土地卫片执法中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违法占用耕地图斑,及时上报整改情况,验收后报省厅销号。截止目前,已整改到位119.38亩,整改到位率39.1%。三是加大重点项目用地督查。责成镇安县局、洛南县局严格跟踪监管“包茂高速(G65)镇安北互通式立交项目”、“洛南至卢氏(陕豫界)高速公路项目”用地情况,函告相关县区依法依规加快查处西康高速铁路、西十高铁等重点工程项目违法用地情况,确保违法行为及时整改到位。(六)妥善化解信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及时调查处置了商纪信转字〔2022〕第108号信访件、群众举报洛南县“石门镇黄龙堡村矿区人为开采山体掏空山体”问题、等8个信访问题,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化解,将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制定了《商洛市卫片执法违法图斑拆除复耕市级验收工作办法》,建立“县级初验-申请验收-市级复验-验收反馈-系统录入”的工作流程,使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及时销号,确保了辖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顺利通过。二是西康高铁、洛卢高速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违法用地,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得到审批,及时消除违法状态,多次赴省进京进行专题汇报,召开协调会、案件查处工作推进会,提出处理意见,即履行了法定职责,违法行为又得到纠正,为全省重点项目违法案件办理提供了方法和遵循。三是制定印发《商洛市自然资源局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全市执法人员依法办理程序,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三、存在的问题(一)违法形势依然严峻。政府主导的项目建设违法用地现象占比大,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各类土地违法案件点多面广。(二)执法办案难度较大。一些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对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入,对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调查取证时不理睬,不配合,给自然资源执法造成很大阻力。(三)业务培训有待加强。近几年,先后出台了新《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整天忙于应对日常工作,缺乏开展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导致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办案水平不高。(四)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监察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精细,现有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严重制约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五)案卷质量整体不高。与上年度相比,我市案卷质量有所提高,但与省厅要求和工作需要相比,案卷质量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改变干部职工对学习认识不足的误区,自觉的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学习的同时加强教育,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对待个人名利、荣辱、讲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培训,用新思想新知识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提升干部职工素养和业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形成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日常监管,坚决遏制新增。聚焦耕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卫片大图斑、例行督察及省市交办的重点涉土涉矿问题线索,紧盯秦岭生态保护违法问题,重大用地项目建设区域、违法案件高发频发区域和卫片执法发现、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违法行为,持续亮剑,以“零容忍”态度、“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发生。(二)提高业务素质,健全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后备干部配备,招录一批有志于自然资源事业的高素质年轻干部充实到执法队伍之中,增强执法队伍活力,逐步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充满活力、士气高昂的高素质执法干部队伍。(三)强力推进整改,消除违法状态。对新增乱占耕地,严格按照“零容忍、零新增”和《关于严格执法监管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拆除复耕。按照《商洛市卫片执法违法图斑拆除复耕市级验收工作办法》要求,对已拆除复耕图斑,加快验收销号,拆除复耕一个,复核验收一个,出具拆除复耕到位验收表,并督促县级将违法行为整改落实情况在卫片执法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彻底消除违法状态。(四)强化督导督办,持续传导压力。一是开展督导。定期对全市卫片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督查,主要督查各县区卫片图斑核查、违法图斑整改、违法案件查处与责任追究落实等情况。二是公开通报。对审核中发现填报不实、整改不力、差错率较高等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对发现谎报瞒报、弄虚作假、虚假整改等情况进行督办,限期整改。对填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在业务群内进行通报,指导县级自查自纠,提高填报质量。三是预警提醒。结合月度卫片执法数据统计成果分析研判,向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大、比例高或违法问题严重的县区政府发函预警提醒,督促地方党委政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认真组织整改查处,加快建设用地报批,坚决消除违法状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