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汉中市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汉中市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0 15:56
单位名称 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汉中市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畜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保障。业务范围:开展畜牧新技术推广,指导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培训,开展免疫效果评价、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动物检疫、兽医卫生等指导服务工作。
住所 汉台区前进中路
法定代表人 何全成
开办资金 2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13万元 1172.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面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一是强化疫苗的组织和发放管理,全年共发放猪、牛、羊口蹄疫灭活苗、多肽苗346.5万毫升,发放小反刍兽疫、猪瘟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187万头份,发放狂犬病灭活苗8万只份,发放鸡新城疫活疫苗500万羽份。二是组织完成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全年全市免疫生猪O型口蹄疫、猪瘟免疫301.15万头次,牛O型口蹄疫33.05万头,羊O型口蹄免疫19.62万只,补免小反刍兽疫15.59万只,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073.38万只。以上免疫密度均达到100%,生猪、牛、羊挂标率均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1022.47万只,免疫密度98.3%。2.强化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一是指导督促县区开展兽医实验室续展相关工作。截至目前,略阳等5个县区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兽医实验室已通过省级兽医实验室续展现场考核。二是持续做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全年累计排查场点数24.89万个/次,猪只数383.06万头/次,共监测样品1590份。三是对全市春季动物免疫情况进行了抽检,主要监测禽流感等6种疫病的免疫抗体,共抽检血清样品1068份。四是全年累计上报非洲猪瘟等8种疫病720条监测数据信息,通过农业农村部信息平台共上报38种动物疫病451条信息。五是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非洲猪瘟等7种动物疫病的病原学监测工作,全年年共监测各种样品10177份(次),结果均为阴性。3.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管理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市县相关技术人员共计30期680余人次。二是结合我市人畜共患病防控现状,扎实开展了布病、结核、狂犬病等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工作。4.持续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一是多措并举强化产地检疫工作力度,对15个镇办申报点进行了监督指导,产地检疫动物173万头、出证8897张。二是指导各县区做好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共指导服务屠宰企业27场次,全市14家生猪屠宰企业通过省级、市级验收。三是加强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工作,全市备案养殖场(户)信息9082条,备案畜禽贩运主体信息23条,备案屠宰企业25个,全市备案动物运输车辆500辆,督促并指导各县区严格落实“双备案”制度,对不符合车辆予以取缔。四是指定通道建设与管理工作。今年,我市四个指定通道检查站派驻值守人员13名,共计检查车辆79辆、动物1.9万头。5.不断强化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一是督促企业规范开展品质检验等工作,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责任书签订率达100%。二是严格执行畜牧兽医“六条禁令”和屠宰检疫“五不得”等规定,认真完成全市屠宰企业信息报送工作。6.全面加强兽医卫生工作。一是今年共完成部、省级例行监测、兽药残留监测等各类样品238个。二是积极推进兽药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督促养殖企业签订了《兽药规范使用承诺书》,大力整治违规销售原料药、兽用标签和说明书不规范等行为,今年有13家养殖企业通过“省级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达标养殖场”评估,各县区共上报125家养殖企业开展了减抗达标行动。三是积极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工作,全年养殖环节共计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5186头。7.认真做好畜禽产业发展工作。一是全力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相关工作,对汉中麻鸭等三个品种的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校正、补充,同时完成了2023年度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二是持续开展畜牧生产信息监测工作,累计审核上报数据6492条,发布生猪养殖月度分析报告11篇。8.扎实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畜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在南郑等5个县区开展科学养牛及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7场,共计培训325人,积极指导镇巴和西乡两地新建了2个肉牛养殖场,培植了畜牧业新的增长点。二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先后收集指导完成南郑区、洋县2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及典型案例,并推荐上报省畜牧总站。9.扎实开展饲料监管和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工作。一是开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质量和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工作,对全市18家获证饲料相关生产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检查共发现问题9个,涉及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开展饲料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共检查饲料生产企业6家,发现问题21个,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按时完成数据审核上报工作,每月督促指导并审核全市18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完成全国饲料工业监测系统月报表的更新、填报及上报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市各县区草业生产监测统计数据的采集、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全年全市共种植各类优质牧草2.469万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1)全面完成了我市2023年度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牲畜口蹄疫的强制免疫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全面免疫工作,且各病种免疫密度全面达标。(2)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市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一是通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排查风险隐患,掌握疫病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隐患,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共指导陕西顺鑫公司等企业成功创建部省级无非洲猪瘟小区3个,位于全省创建工作第一方阵,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3)畜禽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一是通过遗传资源普查,确保了我市8个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数据准确。二是通过持续开展畜牧生产信息监测工作,为政府决策和养殖户提供信息支撑。三是通过严格资料和现场审验,促进了全市畜禽业健康发展。四是发挥中心行业优势,指导各县区狠抓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及时跟进建设进度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全市畜牧全产业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五制定了《汉中市畜牧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为加快构建我市高质高效畜禽设施养殖体系,形成产出高效、布局合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销协调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经济效益:(1)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全年生猪屠宰环节无安全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了屠宰检疫操作到位、出证规范,全年屠宰检疫生猪41.2万头,鸡7.3万羽,屠宰检疫出证11.2万张,检疫动物产品3.6万吨,全市屠宰检疫率100%,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率100%。(2)人畜共患病防控有力,人间病例有所下降,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良好。202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奶畜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工作,共监测布病样品10409份次,共检出2份阳性样品,牛羊血清各1份。阳性动物已按照相关防治、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了处置,为进一步健全我市布病防控机制和措施,指导布病源头防治,促进“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结核病共监测牛416头,结果均为阴性,为有效预防和净化奶畜布病、结核病,进一步推进全市奶畜健康养殖,保障市民奶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实防狂犬病14.32万只,免疫密度94.8%。最大限度地杜绝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保证了我市动物产品和人民生命安全。(3)畜牧技术支撑作用得到发挥,汉中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一是以我市畜禽产业发展实际,为把肉牛科学养殖定为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和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及单位法人特派员工作的畜牧培训主推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二是通过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及成熟、可操作的典型案例的收集、宣传、推广,有效推动了汉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促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不断提高了养殖企业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二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工作进程缓慢,补偿机制不健全。三是疫病净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四是防控经费严重短缺。2.改进措施:一是建议省市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镇四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体系。二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有关补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由多方共同推进该项工作顺利实施。三是建议加大国家级、省级无疫小区或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经费补助标准,调动县区和养殖场创建积极性。四是建议在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监测试剂购置、实验室人员培训等,确保市、县兽医实验室正常运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们将聚焦“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着力推进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突出畜牧全产业链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全力推动汉中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2月被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表彰为2022年度全省兽药质量监测和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抽检工作先进集体(陕农检发〔2023〕10号)2.2023年5月被第三次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表彰为“2022年度畜禽遗传资源系统调查先进集体”(陕畜普办发〔2023〕4号)3.2023年6月被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表彰为2022年度全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先进集体(陕牧站发〔2023〕12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