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计生执法监督查处违法行为卫生法制宣传培训重大活动卫生保障 | |
住所 | 安康高新区花园大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柯昌军 | |
开办资金 | 1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2.63万元 | 151.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综合卫生执法监督提质增效。一是医疗卫生监督持续发力。扎实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中医类诊所专项检查、美容服务机构督导检查,重点对医疗机构和人员依法执业、临床医疗技术管理、医疗服务质量、预防接种、院感管理、传染病报告、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全市2786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按照“村收集上送、镇暂存转运、县(区)规范组织、市级集中处置”的模式,由市医废处置中心集中统一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二是传染病防治监督全力推进。对654家机构进行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监督抽查,下发督导整改意见书。监督检查预防接种单位208家,开展了2轮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等监督检查。三是放射卫生和职业卫生监督扎实开展。组织对全市204家医疗放射诊疗机构及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的15家放射诊疗机构进行检查,立案2起,警告2起。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品500余份。开展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8起。受理职业病诊断投诉调查1起。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申报率100%。完成对市疾控中心个人剂量监测服务项目和全市12家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四是公共卫生监督加力推动。严格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要求,对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游泳水质检测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全市游泳场所水质检测结果在市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指导开展秦岭地区住宿农家乐监督检查,对全市共190家有涉及秦岭地区住宿农家乐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问题单位建立台账,督促各经营单位整改落实。开展“安康市高新区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五是学校卫生监督推进有力。组织对全市416所学校进行全覆盖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两案九制”落实情况、卫生消毒、预防接种查验、健康教育等卫生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开学前健康监测、环境消杀、物资储备、疫情处置应急演练等工作。六是生活饮用水监督全面加强。定期对全市17家市政集中供水单位专项监督检测并向全社会进行公示。每季度对中心城区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抽检,开展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监督检测。七是消毒产品整治有效落实。开展抗(抑)菌制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完成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许可增项和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续证现场审核和监督检查。(二)国卫创建复审持续发力。把国卫复审巩固提升作为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精心安排部署,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强力推动,凝聚共识合力攻坚,强化责任担当,举全市卫生监督之力,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守牢了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底线。针对“四小行业”点位多流动性强、易反复监管难度大且自身发展能力弱等特点,对标对表全力推动行业达标,组织开展安康中心城区公共场所暨“四小”行业卫生达标提升夏季专项行动,以“强化卫生监督共建幸福安康”为主题,推进公共场所暨“四小”行业卫生管理由“政府推动型”向“群众自觉型”转变,由“突击整治”向“常态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引导经营业主秉持主人翁精神和共建共享理念,努力提升全市公共场所暨“四小”行业常态化管理水平。“四小”行业卫生达标率由73.2%提升到97.5%。(三)卫生监督重点任务创新开展。一是积极探索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紧扣试点方案要求,强化组织调度,着力在监督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和机制措施上探索创新,努力形成一个机构管协调,两支队伍管监督,两表两单两通报管流程,三个不变强保障,三个“一”检查提质效的“12233”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水平。二是监督检查工作创新开展。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联动督导检查,抽调市县区精兵强将,分成4个组对9个县区开展了国卫复审、新冠感染“乙类乙管”措施落实、医疗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综合督导检查。三是“双随机”抽检任务全面完成。2023年国家下达“双随机”国抽任务1070家,任务完成1061家,关闭9家,完结率100%,查处案件60件,罚款1.69万元,案件查处率为5.61%。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规范体系。建立健全卫生监督规范执法廉政谈话提醒、简易程序报告、普通程序合议、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四项制度”,全面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全年共监督检查11267户次;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并结案205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31件,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74件,人均办案1.44件;共罚款36.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8万元。完成国家双随机抽查计划1070件,立案查处60件,“双随机”案件查办率为5.6%。市级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8家娱乐场所任务全部完成。市所受理举报投诉2件,办结率100%。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国抽“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量大面广,各项任务成倍增长,人员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二是卫生监督专业人才青黄不接。职业卫生、医疗卫生、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且执法装备落后,执法能力不能适应繁重工作任务,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潜在风险。(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围绕职业卫生、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积极主动争取卫生执法监督队伍扩容,创新实施“传帮带”人才培养行动,强化卫生健康监督案例评查工作,坚持在案例评查中培养人才,提高履职能力。二是强化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监督理念,借鉴成功做法,积极开展试点。邀请省内专家实行全员轮训,通过专题培训、蓝盾讲堂、技能竞赛、典型案例释法等形式提升执法队伍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坚持执法为民当好健康卫士,围绕群众关心热点痛点,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紧紧围绕医疗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坚持预防性监督执法为主,做到执法和普法结合、惩处和教育并重,认真落实包容审慎监管、首次轻微违法免罚等制度,让卫生监督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二)紧扣改革要求,创新推动工作发展。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改革,完善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积极推行“信用+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完善民营医院、医疗美容机构分类监管、信用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强化“互联网+监管”思维,加快智能监督手段应用,积极推进面向管理、执法、服务的“智慧卫监”建设,提升卫生监督智慧化水平。实施“一县一样板”卫生执法监督提升行动,不断提升综合卫生监督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