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地震监测中心
西安市高陵区地震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0 15:1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地震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监测预报,抗震设防,应急救援等工作;负责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昭慧路362号
法定代表人
许创
开办资金
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57万元
119.2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地震监测管理,不断提升地震监测水平一是坚持地震趋势会商。坚持月度、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制度,根据前兆资料、测震资料及宏微观异常资料,科学研判月度地震趋势,向西安市地震趋势会商会议提交月度预测意见11条,年度会商报告1份;二是加强监测台站管理。定期全面巡查区内鹿苑、崇皇地震监测台站,按照《西安市地震监测台站整改工作方案要求》要求督导街办及时整改存在问题,保障数据传输稳定不中断。配合省市地震局做好台站日常运维保障。三是坚持震情监视跟踪。印发震情跟踪监视工作方案,密切关注前兆监测数据,及时落实各类宏微观异常信息,并通过灾情速报软件上报西安市地震监测中心。四是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印发“三网一员”人员更新通知文件。及时更新“三网一员”人员信息,更新后“三网一员”工作人员共120名,同时在街办开展2023年“三网一员”防震减灾业务培训会3次。五是积极协调对接,在区委、区政府、高陵区博物馆安装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地震预警终端3台。六是保障信息平台稳定运行。坚持每周应用市地震局地震信息综合平台,保障地震工作信息顺畅下发。“三网一员”人员应用灾情速报软件随时上报宏微观异常信息。地震工作信息上传下发顺利通畅。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高陵节点持续稳定运行。2、完善抗震设防机制,强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一是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严格按照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改善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手续,指导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批事项。二是按照市地震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的通知》要求,区地震监测中心执法人员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抗震设防要求备案承诺,对“西安高陵锦云项目”、“金地格林项目”、“高陵玫瑰园项目”、“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区”等建设项目进行检查,目前已全部完成备案手续,同时详细指导督促万科房地产开发项目备案。三是推进标准地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按照省市标准地“承诺制”相关要求,推进标准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充分咨询省市地震局业务开展流程,按照区标办对“标准地”区评时间安排,目前在“8宗标准地”初步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四是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信息采集工作稳步推进,加固工程清单及时报送市地震局,完成新建工程采集数量503个。西铜路渭河大桥北口下引桥涵(东幅)应急处置工程被认定为加固示范工程。五是全力配合西安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积极和资源规划高陵分局对接,充分考虑高陵区经济建设重点区域,向市地震局提交了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重点区域建议,为高陵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按照市地震局要求,充分对接、协调鹿苑街道、耿镇街道、崇皇街道、张卜街道、通远街道、泾渭街道全力配合省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开展高陵区地震活断层探测,确保工程顺利开展。3、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部门联动,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积极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在市地震局的指导下,顺利通过省级审核,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高陵区坚持“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防震减灾科普原则,和省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联动,在“城关小学”、“高陵区第一实验小学”、“药惠中学”、“昭慧中学”、“九境城”、“南新社区”、“泾渭路社区”、“鹿苑社区”、张卜街道办、姬家街道办、通远街道办等学校、社区、机关开展博物馆日、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周等重要时段和日常时段“五进”宣传。二是开展集中宣传,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馆功能。以“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高陵防震减灾科普馆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全力开展“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宣传周活动,组织全区各单位及社区群众1500多人次参观科普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震减灾意识。邀请学生参观科普馆,发放防震减灾小礼品,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在高陵一中、汉阳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昭慧广场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宣传活动,开展科普馆“防震减灾周云直播”。共计发放宣传资料6000册以上、特制防震减灾小礼品2000余件,地震科普宣传受众达8000人次以上。高陵区防震减灾科普馆顺利通过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审核,入选联盟成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所涉及的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准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作开展顺利,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量高标准完成,全区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得到稳步发展,防震减灾科普受众持续增加、成效显著。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全社会经济要素得到良好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防震减灾科普设施长期运行,缺乏经费支持,部分功能有所下降。改进措施:下年度将对科普馆部分设施进行更新。抗震设防工作重心将侧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执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地震趋势会商,密切跟踪地震宏微观前兆异常。二是开展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强化地震执法。三是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创新宣传方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