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4-10 14:56
单位名称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质量与标准化研究服务。标准制订及标准体系建设咨询与服务•质量方面的分析、研究、宣传与服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资源管理•物品编码技术的研究、应用•西安地区标准文献建设服务•市场监管信息收集及开发、应用•技术性贸易措施(WTO/TBT)及应对措施研究、咨询服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78号吉祥大厦503室
法定代表人 雷震
开办资金 13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5万元 51.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认真落实“1556”工作思路,探索实践“五化”标准化方略,大力实施“标准化五个服务”,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力量,强化自身能力水平提升,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主责主业和实施“标准立市质量强市”战略进程中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引领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以标准服务创新驱动再发力。加强与国家代码数据接口衔接,为全市政务服务系统统一数据接口,提供高效服务。完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项目的采购。积极参与以标准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发展研究。完成中航富士达、汉中中烟公司等4家单位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工作。聚焦秦创原总窗口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体系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研制。(二)以标准服务产业升级出实招。推进物流标准化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发展。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围绕制、储、运、用等关键环节开展标准化研究。全程参与苹果、猕猴桃、中药材等全省重点农业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积极开展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工程标准化研究,主导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火晶柿子》《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石榴》等陕西省地方标准3项,参与《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富平柿饼》国家标准研制。配合完成西安市14个传统小吃地方标准复审工作。(三)以标准服务绿色发展求突破。积极参与国家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基地建设和国家草地生态修复区域标准化推广与服务平台探索研究。多次面向社会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生鲜食用农产品》和反餐饮浪费相关国家标准的公益宣贯培训。(四)以标准服务民营企业见实效。持续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市参与对标达标提升工作的348家企业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统一汇总、系统分析和逐一对接,帮助企业完成自我声明4492份、发布稿268份。积极开展“业务帮企、技术助企”稳市场主体活动,主动与西咸新区科创企业、新疆巴州生产制造企业等开展标准化结对帮扶。加快推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背景下的计量、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提升融合体》研究。配合完成全省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工作会交办任务,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作为。(五)以标准服务扩大开放上台阶。积极开展海外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研究。围绕辖区企业关于“一带一路”标准制度型开放工作需求,深入开展专题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论证分析和技术指导。逐步整合国际、国内标准题录数据库,动态更新标准信息资源6万余项。推动开展东盟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态势分析与预警体系构建研究,强化西安市WTO/TBT综合服务平台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初步建立西安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截止目前,收集WTO/TBT通报信息37000余条。圆满完成ISO副秘书长西尔维奥·杜林斯基及市场监管总局一行前来西安座谈调研接待任务。二、取得社会效益一年来,我院共完成各类标准化项目技术指导、审查、评估工作150余项,指导并审查行业制定标准体系发展规划7项,新增立项地方标准20余项,在研国家标准1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出版专业书籍1部,制定并批准发布《地方标准制定规范》《首席质量官培训管理规范》等重要地方标准10余项。分别协助省市场局起草《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陕西实施意见落实效益评估工作报告》;协助市局综合执法支队起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申报材料;协助市局质量处开展应对中央质量督导考核和2022年度区(县)质量工作考核,配合起草《西安市2022年质量工作考核自评报告》《质量专家库管理办法》《品牌培育体系评价细则》《2023年西安市质量工作情况汇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宣贯总结》《在全国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等文件材料;协助市局认评处起草《西安市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动态维护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平台的企业信息,汇总分析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检查等信息;协助市局标准处起草《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我市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7份。完成国家国际等标准题录的项目采购和实施。全面开展标准化相关知识科普培训3000余人次。全年共完成质量、标准化科研项目10项,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篇,研制国家、行业、陕西省、西安市和团体标准27项。深入开展市场监管系统舆情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城市应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等标准化研究工作,有关研究成果多次被《中国标准化杂志》录用刊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三、存在问题一方面,我院办公条件、培训设备等基础设施陈旧,无法适应当前标准化“四个转变”发展形势,不足以支撑“标准立市质量强市”战略目标实施,不便于更好为社会广泛提供高效标准化技术服务。另一方面,我院标准化业务管理岗位领导职数配备不够充足,复合型标准化人才需求的缺口不断加大,难以全力支撑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难以探索践行共建“一带一路”标准互联互通、创新开拓与中亚国家标准化交流合作;难以较好满足黄河流域、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等区域一体化标准化创新发展需求。四、下步打算(一)在理清思路中破题开局。坚持传承与弘扬并重、守正与创新并举,深化标准化服务业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方式方法、平台载体和工具模式,持续提升服务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二)在能力提升上常抓不懈。激活人才蓄水池,推进标准化人才培优计划,在持续自我充电提升过程中,强化标准化专业人才资源整合,优化“标准化+”复合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对标准的作用与效益、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发展状况及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标准与知识产权、技术法规及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入推进团体标准化和企业标准化等方面研究,更好发挥标准化专家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决策咨询中的作用,努力打造高级别标准化专家智库。(三)在创新服务上务求实效。持续推动“一馆两基地三平台”建设,夯实自身标准化基础保障,扩大标准化公共服务供给,重点聚焦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的研究和标准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探索,加快推动全市标准化工作向国际化、区域化靠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更好地服务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四)在狠抓落实上用心用力。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提升、跃升、攀升行动,持续指导优化完善各行业领域、专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标准研制,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好发挥标准化服务机构战略性、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