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财政监督检查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提供监督保障。财政资金检查;财政纪律检查;会计监督检查。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增社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5万元 | 7.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扎实落实财会监督工作要求一是广泛宣传发力。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建立专职监督机构与相关职能科室相互配合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打造多渠道财会监督宣传阵地,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和门户网站推送转发《意见》,制作发布“一图读懂财会监督”,撰写财政信息5篇。扎实开展“学《意见》、局长谈”,“学《意见》、部门谈”,“学《意见》、行业谈”,“学《意见》、话落实”等专题论谈活动,在《商洛日报》刊发题为“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积极发挥主职主责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一都四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财政局长答记者问的新闻报道。在《西部财会》以《“六个强化”全力推动财会监督高质量发展》和《财会监督助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刊发了两篇署名文章,在全市财政系统掀起学习宣传的强大热潮。二是强化监督检查。《陕西省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方案》下发后,立即制定《商洛市财会监督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市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和重点复查。6月初至7月中旬全力配合财政部陕西监管局三处检查组对我市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专项检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配合财政部陕西监管局一处检查组对我市开展地方预决算公开、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和重点民生资金专项整治检查,赢得了财政部陕西监管局充肯定。坚持“严”字当头,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财政部陕西监管局专项整治检查结束后,市、县修订完善各类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和制度措施80多项,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三是强化调查研究。围绕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重要意义、有效路径、典型做法及工作成效等,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纵横贯通工作机制的思考》、《关于我市财政部门财会监督履职情况的报告》两篇调研文章。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审计局出台了《关于纪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为今后加强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提供了方法和遵循。四是强化业务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一期全市财会监督业务培训班,市级预算单位和县区财会监督专班160多人参加培训,培训主题突出《意见》解读宣传和财会监督业务实操,取得了明显成效。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助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了2023年度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对全市财政预算单位2021年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检查发现3类8个方面的问题,提出8条整改意见。对市直254个财政预算单位2022年预算公开情况,实施了重点检查,对164个预算单位存在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3条整改建议。引进广东兰贝斯公司预决算公开信息填报系统,确保预决算公开规范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细化程度。二是开展了全市土地出让金专项检查。对七县区2021-2022年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开展专项检查。2021-2022年7县区土地出让金14.46亿元,两年土地出让金市级分享部分1.46亿元,已经上交市级财政1.13亿元,欠交2326万元。三是开展了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2023年全市抽调检查人员52人,共检查行政和企事业单位51家、涉及资产规模1219304.62万元,发现问题328个,发现问题涉及金额47217.51万元,已整改问题178个,已整改问题涉及金额30328.45万元,处理处罚和追回违纪资金9.2万元。另外,配合省财政厅开展了2022年度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秦岭地区矿业退出补偿、秦岭尾矿库治理和秦岭小水电整治资金专项检查;配合局农业科整理完善衔接资金绩效评价档案资料;配合市国土资源局开展耕地保护督导检查;抽调骨干力量配合市纪委开展政治巡察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监督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推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财政监督检查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整合财政监督资源,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继续在财政监督的质与量上求突破,全面完成会计监督检查、决算公开检查、绩效评价等重点检查工作任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查处了违规违纪问题,严肃了财经纪律。对于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到检查与处罚相结合,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处理责任人与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达到“查处一点,规范一片”,“查处一个单位、规范一个系统”的效果。三是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夯实了财政管理工作基础。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了预算管理、项目库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培训等基础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精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的管理机制。四是监督检查政策执行情况,有力推进了各项财政改革。根据深化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强化财政监督,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从源头上杜绝财政资金使用不安全、效益不高等问题发生。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尽管我们在财政财会监督检查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尚存难度,对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效能影响较大。二是人员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力量不足,整体业务能力与素质不够高,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高质量推进。三是财政监督方法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财政监督工作仍然以事后监督检查为主,方式上以手工查账为主,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信息平台,“财政云”平台在财会监督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四是财政处理处罚力度不够。由于现有法律法规对财政违法行为的主要处罚手段是以罚款为主的行政处罚方式,缺乏对单位和个人有效制约,以致于对部分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造成财政违法行为的成本过低。四、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提出以下四点意见建议:一是协调督促财政监督检查中心,专门从事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担负起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责任。二是继续加强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理论修养、知识层次、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三是着力促财政监督法制建设,尽快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出台《财政监督检查法》,为监督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四是探索创新现代化科技化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努力提升监督工作效能。五、2024年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加快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财会监督工作机制,持续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加强组织保障,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二是强化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加大会计评估监督力度,维护规范财经秩序。四是继续开展预决算公开检查,进一步提升我市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