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职工服务中心(市工人文化宫)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困难职工办好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下岗职工提供帮助:职业介绍;就业咨询;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困难职工提供紧急生活救助。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民生路和民和路十字西南角同城置业写字综合楼1号楼103号1至3层 | |
法定代表人 | 房惠芳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7.51万元 | 227.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职工服务中心(市工人文化宫)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中心按照省总帮扶服务中心和市总工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工作大局,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竭诚服务职工”的理念,主要在“建机制、强素质、优服务”上下功夫,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五送”活动形式灵活,效果显著。以工会“五送”活动为抓手,切实服务职工群众。2023年度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组织免费招聘会87场次,提供用工岗位21337个,促使1800多人完成就业再就业。全市筹集“送清凉”慰问资金138.08万元,慰问高温作业企业193家,职工10300人次,其中农民工4185人次。“金秋助学”筹集资金86.4万元,救助困难大学生415人次;2023年双节期间,共筹集送温暖资金335.68万元,慰问困难职工5292人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月活动”,及时解决职工心理方面问题,举办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17场次,受益职工2500多人次,积极参与“健康达人”评选活动,提升职工健康素质,开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保险活动,为350人赠送在职职工住院+意外保险,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二)用心用情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大调研大排查活动,充分了解职工家庭现状,分级分类进行精准帮扶。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及时建立档案,进行常态化帮扶,2023年常态化帮扶困难职工195人次,发放救助金近180余万元;做好全市中央财政资金帮扶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申报中央财政帮扶资金46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6万元。开通网上救助申报平台,开展困难救助网上申报工作,全年市县服务中心已受理网上申报180余例,进一步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三)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谐稳定。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定期研判预警机制、维权服务机制、示范引领机制、考核考评机制五项机制,加大部门、部室、上下级工会之间协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做深做细,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四)工人文化宫、工运史馆建成投运,服务职工的阵地和载体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文化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宫“学校”“乐园作用”,全年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培训、活动人员15000余人次,接待各类活动45场次。以周到的服务、热情的态度赢得广大职工的赞誉。(五)互助保障工作稳中有升。2023年累计参保20.60万人次,收缴保费1520万元,为17000余名职工发放赔付金1716万元。举办了全市互保业务培训及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六)规范办事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出台了《商洛市职工服务中心工作流程》,规范了困难职工救助、信访接待、职介培训、参保、理赔、财务报销等多方面工作流程。编制出台了《商洛市服务中心(市工人文化宫)制度汇编》,明确了各个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了请休假、值班值周、财务财产管理、馆室管理预约、水电管理等制度,做到有法可循,有章可依,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逐步形成。(七)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系列活动,服务职工的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提升全体员工素质,全年开展活动8场次,基本做到了人人业务人人讲。通过“优秀员工当老师”,进行了全市互保人员参保、理赔业务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参训人员一致好评。(八)组织安排落实领导接访制度。10月份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接访职工5人次,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3个,受到职工一致好评。(九)宣传工作及时到位,全方位多层面展示服务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准确展示相关活动信息。开展的送清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互保培训暨经验交流等多项活动在新华社客户端、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商洛新闻网、西北建设杂志、二三里、陕西职工互助等多家中省市主流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上宣传报道,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累计发表报道12篇(次),极大的扩大了市总工会的社会影响力。(十)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建立财务人员监督机制,确保财务安全;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定期上报、定期抽查制度,确保救助资金、互保资金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一年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手段不断丰富,在变帮扶困难职工为解决职工困难方面迈出新步伐。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深度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广大职工的诉求和需求得到解决。工人文化宫的功能不断完善,“学校”和“乐园”的功能充分发挥,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生活,为确保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三、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干部职工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用思想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还不足,对转型升级后职工服务中心的工作还缺乏全面认识,不同程度存在“急用急学、不用缓学”的现象。(二)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力量薄弱的矛盾较为突出。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承担着职工帮扶服务、文化宫运营、互助保障、女职工工作、劳动保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多方面工作。在岗工作人员仅7人,职能职责与匹配的人员力量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三)服务手段单一与职工的多元化需求存在差距。文化宫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满足广大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工人文化宫的服务手段与职工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四、改进措施1.继续开展“五送”活动。持续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平时送健康系列活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五送”范畴,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2.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建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包联困难企业制度,做好服务职工对象精准识别、精准确定,做好建档立卡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3.继续做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建立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地方联动工作机制;做好职工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开展职业病预防及职工权益保障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善相关功能布局,完成培训室提升、心理咨询室建设等工作,提升文化宫服务职工的能力。围绕“学校”和“乐园”两大功能,扎实开展富有成效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2.持续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加大培训力度,全年拟培训4场次,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工作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为广大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工会的影响力,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