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市绩效局深入开展财政“三个年”活动,推进新时期“绩效财政”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做“好”事前评估,做“细”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深”绩效评价,做“全”信息公开,强化结果应用,全市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连续两年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彰。(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学用结合。一是强化学习。周密制定学习方案,通过每周集中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有针对性地研究确定预算绩效管理调研课题2个,采取问卷调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查摆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形成调研报告。二是强化宣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相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信息被《中国财经报》《商洛日报》及财政系统相关网站等媒体平台公开发布累计10余篇。同时,为总结经验和交流学习,编印《商洛市财政局绩效评价报告汇编(2022年度)》,拍摄宣传微视频,多点发力持续强化绩效意识宣传。三是强化培训。邀请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主要负责同志为商洛市第二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做专题报告,相关培训工作经验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班上进行交流。(二)紧盯重点工作,抓牢关键环节。一是规范绩效目标管理。对市级所有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实现同布置、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同公开。年初对市级89个预算部门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245个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了集中审核,提出修改意见350余条,进一步提升部门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做细绩效自评复核。落实专人负责,采取业务科室初审和市绩效局复评的双重审查机制,共审核市级89家预算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289个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部门整体支出资金合计43.66亿元,项目支出合计18.03亿元,实现了市级自评复核的全覆盖。同时,建立审核问题台账,对审核中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逐项反馈单位,督促责任单位规范整改。三是突出重点绩效评价。在市级各部门各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一都四区”和西商融合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的项目,聘请专家组建绩效评价小组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7个,涉及资金6.68亿元;专项债项目3个,涉及资金3.9亿元;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部门7个,涉及资金8.68亿元。通过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共发现存在的问题46个,其中:整改到位28个,逐步整改18个。四是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积极组织开展市级部门整体和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监控自评,实现绩效监控全覆盖。重点对重大政策和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通过日常跟踪和定期总结分析等方式,推动部门及时纠偏,改进管理,提升资金绩效。(三)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完善工作流程。坚持制度引领,结合实际制定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等制度办法,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年度财政内控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管理流程、操作程序,提高实际业务操作性。二是强化考核问效。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重点环节,制定方案、周密组织、严格程序,扎实开展市对县区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工作,针对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县区及部门(单位)督导检查。同时,把对县区预算绩效管理综合评价纳入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考核内容,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严格督促整改。通报2023年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向相关单位反馈绩效评价问题,一对一下达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落实要求,实时关注项目单位整改落实推进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对存在问题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定期“回头看”,确保问题落实落细落地,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和单位的责任意识。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绩效目标,部门和单位更清楚地了解财政支出所要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职能和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二)进一步增强了财政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有利于促进部门和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自觉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理财水平,增强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科学性。(三)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部门预算与部门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跟踪问效,有利于整合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大限度的将有限资源配置到效益最佳的部门并发挥最大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明显。要做到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资金支付挂钩,项目评价结果与各部门各单位项目资金投向调整、预算增减、清理退出挂钩,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够明显,未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仍需加强。继续加强对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督促进展较慢的县区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继续将预算绩效管理继续纳入市级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和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考核内容,强化市级部门整体支出和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市级部门和县区财政局给予奖励,对排名靠后的部门进行约谈督导。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县区、市级预算单位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将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理念传导至财政资金使用的最末端。同时,继续加强对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督促进展较慢的县区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积极公开招考或选调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绩效管理岗位工作。同时,各预算部门也要加强本单位财务人员的配备,逐步建立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绩效管理队伍。二是用好绩效评价结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落实《商洛市市级预算绩效结果应用实施细则(修订)》,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健全财政项目支出“全覆盖”,逐项跟踪绩效结果应用,持续强化财政监管力度,增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同时,指导预算单位加强部门评价和部门自评结果应用,作为项目入库、预算申报的重要参考。三是持续强化绩效考核,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继续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市级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和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考核内容,同时,建立健全对本级预算单位、各县区财政局、本级财政部门内部“三位一体”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助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