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灾害监测。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潘怀鹏 | |
开办资金 | 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5.7万元 | 924.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站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提前安排部署,落实各级责任。今年初,我站配合生态修复科起草印发了《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商洛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函》,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县区政府和行业部门尽早行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汛前,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商洛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列出全年重点防治工作任务。根据气象趋势预测和《陕西省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研判意见》印发了《商洛市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研判意见》,明确了重点防范区域和防范时段。印发了《商洛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明确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的通知》,明确了全市在册隐患点行政、技术、监测责任人。按照《“人盯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商洛市地质灾害“人盯人防抢撤”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更新了“商洛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网格化管理图”“地质灾害人盯人防抢撤一览表”,做到责任到人,调度便捷。汛期“七下八上”关键期,及时组织召开全市“七下八上”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部署视频会,对重点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四川乐山高位山体垮塌,西安长安区山洪泥石流等事件发生后,及时传达各级领导批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再次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发文提醒,要求做好行业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0月31日,我站代市局起草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汛后动态更新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年底前完成隐患点认定核销工作,对全部在册隐患点进行一次稳定性评价。在2024年汛前,按照《陕西省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清单、转移避险人员清单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责任体系,并将秦岭范围内沟口构、建筑物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出的1982处地质灾害隐患纳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控清单。(二)全面巡查排查,及时发现隐患。汛前,指导各县区局安排相关单位、自然资源所、技术支撑单位人员组成排查组,对辖区隐患点,临坡临崖的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移民搬迁安置点、工地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汛期,每轮降雨期间,监测员、各级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人员按照巡查制度对隐患点、群众房前屋后、危险斜坡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确保安全。全市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34554次,发现认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核销隐患点25处。(三)实时监测隐患,及时发出预警。指导各县区局适时召开监测员工作会,培训隐患点群测群防知识,发放监测记录本,兑现监测员补助,织密织牢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督促专业监测和普适性监测点建设维保单位紧锣密鼓开展新设备安装上线,老设备维护更新工作,确保5月15日前90处新监测点建成上线,604处老监测点运行正常。汛期,市局地质灾害值班室24小时紧盯监测预警系统,狠抓设备在线率,降低虚警率,行政管理、技术核查、监测员多方配合,指导县级值班室及时处置设备预警4265次,充分发挥了“人防+技防”作用。(四)改进值班方式,强化应急准备。4月,我站代市局起草印发了《商洛市2023年汛期带值班方案》,明确由局主要领导总带班,9名处级领导带班,12名干部值班,对值班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根据省厅值班要求变化,改进值班值守方式,将值班室由“传达室”变成“调度室”,既做好信息上传下达,灾险情接报等常规工作,每逢降雨天气,又主动收集天气信息,调度重点县区局、资源所、隐患点防范应对工作,及时掌握一线情况,为领导应急决策提供支持。汛期,各级值班室电话抽查群测群防员、村级责任人13386人次,及时调整了一批不合格责任人,修正了群测群防系统中不实信息。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遭遇降雨天气,全市值班和应急备勤不放松,安排业务骨干、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和车辆进驻落雨区,持之以恒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五)逢雨精准调度,及时响应撤离。今年面对25轮强降雨过程,各级自然资源、气象部门雨前及时会商研判,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63期,其中市级18期,为防范和撤离划出了重点区。省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后,市局和相关县局值班室按照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23”响应机制及时响应,叫应预警区相关责任人,落实撤离和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时限内向省厅值班室反馈叫应情况。汛期全市因降雨共撤离15551户26644名群众,均得到妥善安置,无人员私自返流。(六)加强培训演练,提高防灾意识。指导县区局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演练,一些县区举办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邀请技术专家,对各镇隐患点监测员及地质灾害防治干部进行培训。同时,以“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以布置展板、散发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年累计宣传培训1148场次,参与人员82038人次,发放各类图册、读本、宣传单78761份,开展地质灾害预案演练、临灾避险演练1446场次,参与人员68860人次,实现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全覆盖。(七)统筹项目管理,狠抓执行进度。我站完成了承担的2021年、2022年11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野外验收工作,有序推进2023年5个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协助生态修复科推动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和资金执行,填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系统,配合省财政厅考评组完成我市2018-2022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评价工作,指导各县区做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考评工作,申报入库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自然灾害特别国债项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我们按照地质灾害防治“闭环管理”和“人盯人”防抢撤工作要求,夯实各级防治责任,认真做好地灾防治工作,全年未发生因地质灾害致人伤亡事件,群众满意度超过90%。商南县“5.29”南坪组崩塌成功预报,商州区刘湾街道“8.7”朱槽子沟滑坡成功预报,分别被自然资源部列为2023年5-6月、2023年8月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三、存在问题(一)基层防治力量薄弱。基层自然资源所普遍缺少人员,难以适应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二)应急装备短缺。公车改革后,市县地质灾害缺乏应急车辆,突发地质灾害时难以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工作。(三)防治经费短缺。我们争取的中省防治资金,仅仅是部分补助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短缺。(四)群测群防员选拔难。山区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多,村内多是留守儿童老人,加之群测群防员补助较低,选择合适的群测群防员难度大。四、改进措施积极联系省资源厅申请防治经费,购置应急装备,努力提升群测群防员补助经费;对接市局向市事务局申请应急车辆。五、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全体干部齐心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学习不够深入,工作不够细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下一步,我站将振奋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我站党支部继续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举措有机融合,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落实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落实到全市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里,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岗位上,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二)继续排查,消除风险隐患。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指导县区局在汛后对辖区内隐患点、人口密集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移民搬迁安置点、工程建设场所等进行全面巡查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处置,落实防治措施和管控责任人。继续指导基层政府做好“人盯人”防抢撤工作,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推进2023年商州区板桥镇、丹凤县寺坪镇、商南县湘河镇等5个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争取尽早组织野外验收,更精准的查清重点防治镇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情况。(三)强化值守,做好预报预警。按照市局《2023-2024年非汛期地质灾害带值班方案》要求,继续做好非汛期的市级地质灾害带值班工作,值班人员继续在岗在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接收处理各种信息,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加强自动化监测预警平台的值守研判,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在地质灾害风险区继续落实好“人盯人”防抢撤机制,做好临灾避险相关工作,确保有效发出预警信号,有序组织群众撤离。(四)继承创新,做好点面双控。按照省厅《关于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和市局《关于做好2023年汛后动态更新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县区局全面继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基础和经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点面结合统筹部署和开展防灾救灾工作,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