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体育运动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训练。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和新 | |
开办资金 | 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97万元 | 85.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商洛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在商洛市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巩固和拓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推动工作大突破,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二)强化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指派专人管理,确保体校运动员食品卫生放心。二是加强枪库房安全保障工作。按照中、省、市及公安机关对库房管理工作要求,安排双人双守,做好24小时全天候值班工作。三是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和兴奋剂检查工作。及时与受训运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运动员学习、了解关于反兴奋剂教育知识,保障训练、比赛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加安全防控工作。按照安全防控工作重点,全面排查市体育运动学校辖区内的安全盲区,完成对室外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办公综合大楼及商洛市体育局新、老家属楼62户安全检查宣传,衔接处理各项管理工作。(三)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安排各项目教练员深入六县一区开展选材工作,累计200余人次,开展暑期优秀运动苗子集中训练活动共计80人次。(四)做好运动员注册及日常训练工作。结合陕西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和全国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2023年开展省内注册621人,全国注册32人。开展寒假及暑假期间运动员集训工作。(五)做好扶贫保障工作。深入丹凤县大庄村开展包扶帮困工作,市体校袁清理、张琪两名同志长期驻扎包扶村对接,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与交流,宣传党的政策,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是陕西省第十八届全运会比赛开局之年,商洛市体育运动学校参加了田径、跆拳道、武术散手、武术套路、拳击、柔道、乒乓球、射击、篮球、足球10个项目,取得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10枚,总分617.5分成绩。向上级输送优秀后备人才34人。其中朱自龙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车及钢架雪车项目四人雪车项目金牌、双人雪车项目铜牌;谢颖获得获得全国柔道冠军赛铜牌;高薛琪获得亚青赛武术散打第三名等等。完成对老体育场地管理工作,及时做好与商州区中学的上课训练对接工作;定时定点做好室外田径场及室外篮球场地的对外开放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做好体校训练、学校上课、市民锻炼三不误。完成对室外田径场的智慧化提升改造;修建室外排球场;增添补射击训练器材;改善教学办公环境,提升运动员宿舍楼,有效改变以前脏乱差局面。三、存在的问题学习能力不强。一是自学意识不强。除单位组织学习外缺乏自学精神,比如在公文写作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二是时间紧迫感不足,“慵懒散漫虚”依旧存在。三是缺乏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和学习。工作能力方面。结合训练工作,做得不足。思维和行动滞后,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进取精神不足。缺乏担当和工作中的敏锐洞察力,缺乏工作中的创新意识。3、干部队伍不齐。商洛市体育运动学校正式编制18人,目前空编2人,受人员的限制,加之处于新老交替阶段,好多省级设置的比赛项目无法开展,缺乏与兄弟地市的竞争力。四、改进措施1、摆正思想,认真学习。改造思想,把学习放在工作的首位。不仅要抓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把业务工作抓上去。2、努力工作,求真务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纵深推进“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强化落实工作中的责任担当,开展创造性的训练工作。提高履责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稳步推进各项工作。3、抓纪律,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履职尽责意识,建立健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把纪律挺在前面,克服工作中的“慵懒散漫虚”现象,提升履职尽责能力。4、努力开展各项训练工作。做好参加陕西省第十八届全运会的比赛研判工作,滤清参加比赛项目及比赛人数,积极开展暑期集训和赛前训练;和各项目运动中心联系,对接训练、注册、比赛政策事宜。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继续探索“教体结合”新路子,努力实现“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联系和商州区第一中学开展训练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训练新机制;充分发挥市体校龙头带动作用,加大与县级少儿体校和中小学校的联系,鼓励教练员进基层、进学校,加强业务指导;出台相对应比赛训练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练员开展训练工作。(二)全力抓好训练比赛工作。抓好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年度比赛工作。一是早着手,早布局。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强化对现有开展训练比赛项目教练员的思想工作。二是强化训练管理。强化教练员训练职责和训练计划管理,努力提升竞技训练水平。三是继续加大做好优秀苗子输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员选拔输送奖励办法。四是优化项目布局,以老带新,对易开展项目或其他地市训练的薄弱环节寻找突破,早日谋划省运会训练,开展创造性工作。(三)拓宽训练比赛项目,做好组织选材输送。有条件开展创造一批竞技训练比赛项目,拓宽训练渠道,积极争取经费保障,扩充教练员队伍;积极组织教练员外出交流、培训学习,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组织选材输送活动,开展2024年“选星计划”,着力营造浓厚的训练比赛氛围。继续深入六县一区开展训练选材工作,加大对上级训练单位的运动员选材和输送力度。(四)开展冠军进校园活动。加大竞技体育宣传工作,开展我市优秀运动员回商参加联谊活动,让冠军进校园,冠军回家乡,让体育贴近民生,拉动和促进竞技体育快速发展,重新营造浓厚的训练氛围。(五)努力改善训练环境。增加比赛训练经费投入,完善训练设施,改善训练环境,在现有条件下增补软、硬件条件设施,用现代化科学指导训练。力争在2024年陕西省第十八届省运会上取得更好成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