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农业先进技术,土地养分测定,农业技术培训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镇后稷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黄西社 | |
开办资金 | 26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3.84万元 | 245.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林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技推广工作完成情况(一)为切实做好全县春耕生产工作。一是立足苗情,提出科学田管措施。我站强化全县苗情调度工作,严格落实小麦全县苗情上报制度,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目标,因地因苗提出《武功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强化分类管理,狠抓春管,全面提高小麦群个体质量。二是强化宣传,营造社会氛围。2月16日组织召开“武功县春耕生产暨病虫草防控工作现场会”,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睿教授和市植物检疫保护站站长贾育恒研究员把“麦”问诊,提出当前麦田管理技术措施及病虫害防控要点。副县长高明博参会并强调,要求各镇办、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要牢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保春耕、防病害、夺丰收”思想,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同时借助县电视台、武功融媒等新媒体,利用多种渠道,发动镇村力量,广泛引导群众积极抢抓返青拔节期关键节点投入麦田春管。我站利用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和广场科技宣传等活动,发放技术宣传明白纸。共制作宣传展板和标识标牌5块,印发各类技术资料4万余份,扩大了技术推广覆盖面,提高了技术应用知晓率;参与科技宣传活动2次,利用媒体宣传报道9次。(二)扎实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建设,强化全县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一是我站根据小麦不同时期的苗情长势,印发《武功县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武功县小麦冬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并印制技术要点宣传彩页发放到镇办和种植户手中。二是多措并促开展农技服务工作。紧盯农业生产目标任务,狠抓小麦春管技术指导宣传和包抓区域以条锈病为主的“一喷三防”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三是以全县粮食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补助对象,在武功镇、苏坊镇集中连片建设粮食(小麦)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2.01万亩,在长宁镇集中建设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1.01万亩,增强核心区典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带动全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推广。秋播我站在武功镇凉马村建设60亩粮食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创”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试验示范,安排了传统条播播期播量示范、宽幅沟播播期播量示范、3335机具分层施肥示范、宽幅沟播肥水匹配示范、品种筛选和一喷三防频率试验共6个项目,39个处理,集中展示宽幅沟播技术和示范“3335”集成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田间管理扎实、展示效果好,加快探索我省关中灌区大田生产中,小麦宽幅沟播条件下最优播期、播量、肥水匹配等技术指标,为大田种植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咸阳市春季麦田观摩及农技工作促进会、全省夏粮观摩活动均在我站试验示范基地观摩,共开展各类调研活动4期,接待领导干部群众等200余人次。(三)持续推进全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工作,扎实开展粮油(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区建设,突出示范区引领作用。为切实抓好秋粮提升工作,武功县上下联动齐发力,技术指导有力,气象因素有利,努力实现以秋补夏,夺取秋粮丰收。一是技术培训先行,营造增密度氛围。6月2日我县组织召开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培训会,全县各镇办主管农业负责人、种粮大户共6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上重点讲解了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和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强化玉米增密度技术宣传力度;二是及时掌握夏玉米长势情况,制定《武功县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提出《武功县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发放“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宣传彩页和技术录音,指导群众因地制宜做好肥水管理,强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的落实。三是牢固树立农业防灾减灾意识,做好综合防范。根据气象预报,通过微信或短信平台,发布雨情信息,指导群众趁雨追肥,节本增效。四是及时发布“武功农技简报”、“武功植保信息”,同步监测发布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和田间生产情况,提出防治和管理技术要点。五是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秋播时,土壤墒情基本适宜,利于促根壮苗,7-8月份几次降雨及时有效,有效缓解全县阶段性旱情,气象条件总体来说对农业生产有利。共制作玉米增密度宣传展板和标识标牌7块,召开技术培训会1场、组织秋粮及“一喷多促”现场观摩会1场,出动技术服务宣传车数余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万余份,扩大了技术推广覆盖面,提高了技术应用知晓率。加强项目示范田建设,强化引领作用。今年以全县粮食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补助对象,在长宁镇集中连片建设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玉米示范区1.01万亩,落实玉米增密度技术、“一增三改一防”等关键技术,增强示范区典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的带动。项目省市县联创“万亩片”示范区夏玉米密度达到4498株/亩,平均亩成穗数460.7穗,较全县大田平均亩成穗数增加235穗,实现产量和效益双提升,充分发挥贞元、长宁镇3.02万亩辐射带动区引领作用。同时在武功镇凉马村建设203亩粮食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安排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试验,开展不同技术模式试验、不同密度配置试验等5项,示范“5335”降本增效技术,共展示品种7个,为大田种植管理提供技术指导。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受去年秋播适播期阴雨较多、暖冬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冬春季苗情复杂,加之中后期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在病虫害偏重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核心示范区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项目工作成效。农技人员9月15-20日产量自测统计,武功县2022年粮食提升工程项目2.01万亩粮食(玉米)规模化经营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平均亩穗数4655穗、穗粒数425.2粒、百粒重33克,预计平均亩产555.3公斤,较全县大田平均亩产450.9公斤亩增产104.4公斤,增产率23.2%,亩增收281.9元(每公斤籽粒价格按2.7元计算);8.1万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517.8公斤,较全县大田平均亩增产66.9公斤,增产率14.8%,亩增收180.6元。三、存在问题1、全县粮食新型经营主体整体偏少,粮食种植土地流转面积小,且种植规模300亩以下居多,多数新型机械装备不够,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提高。2、农机手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粮食种植播种质量不高。3、气象因素影响制约粮食单产提升。近三年夏收、秋收时期气象因素不稳定,较常年同期阴雨天气较多,影响了小麦、玉米后期籽粒灌浆,同时增加机械耕种收难度。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落实积极的应对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二是加大技术人员培养,提升现有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武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坚持围绕全年农技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全县粮食生产田间调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升单产水平。二是做好粮油重点项目的实施,落实惠民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全县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围绕项目绩效目标任务,继续做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继续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