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全面完成。全市共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135.11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控制到2.1135万亩,成灾率1.04‰,远低于省控指标,全市共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和密接松树)除治23.5万株,新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3000套,实施树干注药40.6万株,释放花绒寄甲5万只,开展松褐天牛飞机防治59万亩、人工防治12.15万亩,开展松阿扁叶蜂等食叶、蛀果、蛀干害虫防治18.41万亩,开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病虫害防治42.42万亩,开展鼠兔害防治3.13万亩。二是严把检疫关口。扎实开展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和“护松2023”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木材运输、入境、交易、使用申请、报批、检疫相关制度,坚决禁止来自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树苗木、松木制品入境。202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436人次,出动车辆1209台次,检查涉木企业234个,开展苗木产地检疫7756亩,复检苗木1317.165万株,复检木材及其制品1602.15立方米。拦截违规调运车辆71台次,查处违规调运木材及其制品217.5立方米,劝返违规调运车辆64台次,查办检疫案件23起,罚款5.45万元,有效堵截疫区林木种苗流入。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全市布设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测报点124个,完善了国、省、市、县、镇办、村组六级监测网络体系,落实了森防检疫机构、镇办林业站和护林员的分级监测责任。同时,将护林员工资兑现与松材线虫病监测挂钩,逐级把监测普查责任落实到镇办、村组和护林员,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责任区,实现了所有松林全覆盖。全市采用人工地面踏查、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方式,扎实开展春季普查,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和重点预防区开展每月普查和定期监测,准确掌握发生态势和规律,为及时有效防控奠定了扎实基础。(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宣传工作卓有成效。组织开展了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野生动物图片摄影展、“小手拉大手、野保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全市共开展宣传30余场次,发放宣传画6万多份,悬挂宣传横幅100多条,发放宣传品3000多份,提高了公众的保护意识。二市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持续推进。积极推进镇安、洛南、丹凤野猪危害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在全市推广,在镇安商南开展野猪致害保险赔偿,维护了群众利益。四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治工作。对受伤、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及时收容救治处置,共救治野生动物120余只。四是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对2023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节假日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按时向省局报送疫情监测信息。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开展林业防治面积135万亩,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减少森林蓄积损失15000立方米,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产量得到提高,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开展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减少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二)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治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幅度减轻了林业有害生物和人为破坏的危害,森林保持正常生长,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发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和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倍数计算法,共产生社会和生态效益20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市松林面积大(584万亩),易感风险高,全域都在秦岭腹地,生态区位重要,防控难度大,加之与我市毗邻的地市均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外防输入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基层森防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影响了防控工作的高质量有效实施;三是随着公路、铁路的开通和人流物流频繁增加,过往车辆剧增,林业植物检疫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给检疫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蔓延留下隐患。(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推广诱捕器防治、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GIS系统应用、飞机防治等高新技术,努力提高防治效果,突破防治工作瓶颈;二是加强检疫监管力度,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在交通要道增设检疫检查站,加大检疫案件查处力度,杜绝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三是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防治队伍的政治、业务和作风建设,开展防治检疫岗位培训,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关键岗位人才的引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以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为重点,狠抓疫情监测除治和检疫执法,一是以村组护林站为依托,落实护林员监测责任,应用疫情防控监管平台,网格化、精细化开展疫情监测。二是组织开展好松材线虫病疫木年度清零行动,重点生态区域、有望消灭疫情的地区零星死亡松树实行“即死即清”,同时采取防治天牛、树干注药、飞机喷药、区域联防等综合防治策略,阻断疫病自然传播途径。三是进一步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查站制度,加快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疫区封锁和疫木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杜绝疫情扩散蔓延,协调落实好交通、电力、通讯、铁塔、邮政及物流等单位、行业责任,坚决杜绝疫木及制品流入流出。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认真履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加强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日常监管。扎实开展“清风行动”,对涉及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野外栖息地、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猎捕、加工利用、运输流通、销售市场等逐一开展全面排查。认真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接受群众举报,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治。持续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每天按时上报监测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