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气象台

陕西省气象台

发布时间: 2024-04-10 09:53
单位名称 陕西省气象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防灾减灾、生产生活、生态治理提供气象服务。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与灾害影响评估;环境、水文、地质等行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咨询评估;气象预报预警所需软硬件研发和维护;气象预报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气象科普和业务技术交流。
住所 西安市北关正街36号
法定代表人 李明
开办资金 4882.7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82.79万元 4294.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陕西省气象台在陕西省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发挥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全面推进落实纲要,深入推动“质量提升年”,高效提供气象服务保障,确保年度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一、深化主题教育学习,践行“两个至上”全面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习研讨、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40余次,发放学习教材60余册,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跟进学习领导人系列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支部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按期换届。建立三联促三动机制,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3次,践行“以党组织联学联建联创,促进业务主动互动联动”机制,聚焦科技创新、精准预报能力提升、系统建设,与3个地市局、2个县局联合开展调研。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气象业务支撑水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提升。与中国局水文团队合作研发基于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的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客观化风险预警产品,较为准确预报未来7天内全省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预警区域和风险等级。建立以风险预报预警服务需求为牵引的流域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将风险预报有效期延伸至1-10天,实现灾情库查询调阅及实时灾情信息导入展示。向政府、市县气象部门提供全省降水诱发灾害预警产品,合作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天气机理认识不断深化。完成强浓雾典型个例爆发性增强成因分析、地面要素特征和边界层结构分析,得出强浓雾发展演变基本规律和垂直方向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关键影响因子。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准确率提高。开展西安多波段雷达融合组网方法研究。利用MODE目标识别和对象匹配技术,生成2-12小时雷达预报订正结果,雷达校正算法的FSS评分在25、35dBZ有显著提高,尤其在4-7小时内,存在明显优势峰值,准确率提升12%。持续推进秦智网格系统、NIFS短临系统功能模块升级建设。推进秦智要素检验评估算法和系统功能升级,实现空间检验分析评估模块业务化应用。升级网格编辑、解析应用等子系统,提高人机交互、智能编辑的智能化水平。NIFS短临系统增加包括0-2h天气警报自动制作编辑发布模块、0-12h分类强对流客观预报产品改进等。加强新兴技术、数值模式对精准预报的支撑。全年引进、消化和吸收高校院所、中国局、区域中心等科技成果32项。利用新型探测资料对延安垂直观测系统进行常态化评估,在多次气象保障中得到较好应用;利用垂直观测系统对不同性质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发汾渭平原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利用华为“盘古”模型研制可视化预报产品在全省业务试用。三、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先导作用,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迭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显成效。发挥省级单位龙头作用,健全气象业务“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牵头组建了全省重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工作专班。年内我省出现寒潮、沙尘、雷雨大风、强对流、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30余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45期、各类预警信息353期、环境类产品693期、全国天气会商发言23次、组织全省会商190余次、接受采访80余次。高质量开展决策气象服务。针对灾害性天气启动应急服务28次应急107天,报送应急总结、日报告33件。制作发布决策材料883期、降水实况及天气预报61期,发送决策服务短信3.0万条,获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局领导批示59件次。省级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在市级进行推广。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圆满完成“春运”“两会”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发布专题预报220余期,派出首席和骨干20余人驻场保障,受到领导肯定。精细服务守护粮食安全。加强对重大转折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分析研判,开展分区域、分时段全链条跟踪式气象服务。针对三夏麦收“烂场雨”灾害,发布包括降水量、平均温度、平均风速等要素的未来14天精细到乡镇的预报,全力保障夏粮安全,力争夏粮颗粒归仓。持续推进风险评估业务。开展暴雨、高温、大风和低温四类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业务试点。基于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建立短期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技术路线,搭建24、48、72小时暴雨、高温、大风、低温单灾种风险预估模型,建立综合风险预估技术和分级标准,建设风险预估系统。四、锻造精准预报能力,提升精细服务水平提高面向农业的精准预报水平。研发延安果园百米级高精度数值预报,对冷空气影响下延安百米级气温网格预报产品进行精细化时空检验分析,研发面向农事活动需求的11-14天网格预报业务产品。提高面向大气污染防治的精准预报水平。开发基于站点臭氧预报产品,提供未来6天逐3小时西安市12个站点和渭南市4个站点的臭氧浓度预报。升级汾渭平原环境气象业务平台大气评估模块中EMI数据源。提高面向行业的专项精准预报服务水平。改进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增加短时临近风险预警,联合自然资源、水利部门发布精细风险预警;为8.11抢险救灾指挥部提供逐小时定点预报服务;联合消防探究我省火险时空规律和火险气象等级体系,为火灾预警及减灾提供科学参考,为秦岭生态部门提供专项服务。五、“全链条”发力,做好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青年干部培养计划和跟踪机制,国家局交流1人,参与中、省级培训84人次。邀请高校专家授课10人次,申请国省科研项目28项,承担14项,获省局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8项,业务准入3项。发表SCI1篇,核心论文9篇。组织申报正研4人,入选中国局青年气象英才1人,省局气象骨干人才1人、优秀青年人才4人。1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人获全国预报竞赛历史个例单项第十名,1人获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气象服务算法二等奖,1人获第八届气象科普讲解优秀奖,省台获全国客观方法大赛温度预报准确率第八。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还存在迭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制度不够优化;专业气象服务效益和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下一步将继续增强主动意识,加快智慧气象发展,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