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岚皋县> 岚皋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岚皋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0 09:22
单位名称 岚皋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贯彻执行森林法、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编制林业、种苗、产业基地等发展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林业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承担林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绿化造林与生态修复及林业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和验收;承担林业病虫害防控与检疫、林业行政案件技术鉴定、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等工作。
住所 岚皋县城关镇大桥南路13号
法定代表人 张波
开办资金 66.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02万元 59.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开展森林文化及林业科普知识宣传。结合日常工作,立足行业实际,组建以29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的林业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实用技术培训、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室外课堂”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现场派发各类科普资料3000余份。(二)积极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制定了《岚皋县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及《岚皋县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清单》;二是常态化开展检疫执法、检疫封锁工作;三是启动1个疫点镇(堰门镇)拔除工作;四是全面完成了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和本年度秋冬季疫木除治任务。(三)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职能优势,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山头地块,现场为林农讲解核桃、香椿等林业产业技术栽培、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技术培训,切实推进松材线虫病树干注药防治、疫木处理等。根据时间节令,及时对秦巴红富硒有机香椿科研所的“秦巴红香椿”产业进行了技术培训,现场解答提出的问题,指导科学发展产业,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化发展后劲。(四)认真组织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及培训。市局下达我县的各项林业技术培训任务是3500人次,完成培训人次达3520人,推广技术与示范面积任务完成0.65万亩,建立科技示范点任务3个,培养林农技术骨干或业务能手任务2个,组建培训技术小分队任务2个。(五)加强种苗管理,规范种苗经营行为。通过林业技术培训、科技三下乡等各种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涉林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违法知识宣传;一是制定了《岚皋县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林木种苗监管工作的通知》并下发给各镇和各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并设立举报电话(0915-2515901),积极受理涉林种苗监管方面的投诉举报;二是利用春、秋造林季节,对辖区内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投资的造林项目开展种苗质量检查,抽检率达100%,坚决杜绝假劣伪劣苗木进入造林现场;三是严防省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对省外调入我县的苗木全面实行检疫复检,复检率达100%,累计完成检疫复检33余例,产地检疫4例;四是对持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9家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档案管理是否健全等;五是签发种苗产地检疫合格证2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依托林业科普教育、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种苗监管等等工作的开展,推动林业科技工作深入基层,服务于广大农民,让群众掌握更多的林业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为推进乡村振兴,为和美岚皋提供强有力的林业科学技术支撑,严防了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有效保护了我县森林资源生态安全;规范了种苗经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通过开展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室外课堂”共建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向青少年推崇生态文明、普及环保常识、推广绿色文化、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二)经济效益。一是依托林业科普、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种苗监管等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发展香椿、神仙树系列产品等为主的小众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累计3万余亩,已逐步见效,预计来年,产值可达3500余万元。二是将造林绿化成果发展成休闲观光旅游业,如城区周边及四季杨家院子利用区位优势和林业建设成果,开展农家休闲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共接待游客近25余万人次,经营收入达5100余万元,村级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民收入显著增加。三是以香椿、神仙树系列产品增效为基础,全力推动香椿、神仙树系列产品向品种化、规范化、产业化目标迈进,通过对香椿园区、神仙树绿色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和低效林改造,该产业稳产、增产效果明显,涉及该产业的村民连续多年稳定分红,350余户村民通过园区务工、自主承包、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年均增收4100余元,让大山里的“土山货”变成了畅销北上广的上等绿色食材。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宣传不够深入。我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头绪繁杂,对种苗管理、林业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宣传还不够深入。二是缺乏森防工作专项经费,尤其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外来物种入侵,胡峰防控涉及全县各个层面,责任重大,需要的经费较大。三是缺乏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资金,致使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的推进工作难度大。(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林木种苗、林业科普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林木种苗监管,搞好林业科技服务,积极探索提升林业科研技术。二是设立林木种苗违法举报投诉电话,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和监督,对群众的举报投诉案件及时受理,认真核实,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积极争取森防经费,做好外来物质入侵普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防控等工作。四是积极争取发展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小众林业经济,全力推动特色小众林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继续抓好种苗管理、林业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一法一办法”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种苗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违法行为;二是强化林业科普宣传,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二)继续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树干注药、诱捕器诱杀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发生区域内死亡松树数量、面积双下降;二是常态化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检疫封锁工作;三是组织开展春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对各镇林业站长开展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管理平台监测上报使用培训工作;四是对重点地段、疫点拔除镇做好常态化监测及新发现枯死松树“即死即清”工作;五是持续做好2024年度胡峰防控工作。(三)持续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推动价值转换。一是对标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按要求完成年度任务考核目标,按时完成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示范基地建设等年度工作任务。二是持续抓好林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完成食用林产品年度工作任务和县食药安委下达的工作。三是按时完成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