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黄陵县>
黄陵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黄陵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0 09:03
单位名称
黄陵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网络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互联网信息监测;网评员队伍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住所
黄陵县广场移动大楼五楼
法定代表人
段朝辉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黄陵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97万元
11.4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工作:(一)、网络舆情监管持续发力。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便利和风险共生。为积极构建安全清朗的黄陵网络空间,我中心严格落实7×24小时“人工+智能”网络舆情监测和“3+N”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不断增强舆情研判和处置能力,及时清理网上有害信息,持续净化网上舆论环境。今年截至目前,共监测涉我县网上信息56751条,其中负面信息936条次,经分析研判敏感信息43条,均做了有效处置。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网络舆情参考》21期、《舆情动态》21期。全县网络舆论环境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网络负面舆情总体可管可控,敏感舆情次数较前两年明显下降。(二)、网上群众工作落细落实。网上群众工作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切实将网上群众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我中心不断完善工作机构,配备了1名专职分管领导和2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人员组建了黄陵县网上群众工作先锋岗,实行24小时值班、2轮+督办和1小时派单制度,要求各承办单位做到1小时接单、每件必复,并根据特急、紧急、一般和疑难四种事务级别,按照“最快速度、最佳效果”的要求,狠抓效率,形成工作闭环。今年截止目前,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1537件,办结归档1488件,办结率96.81%,满意率97.19%。其中,召开专题协调会11次,现场协调4次。发出县级通报5期。全市月考核排名中第2、6月为第一名,第1、3、4、5、7、9、10、11月为第二名。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共答复省委书记留言6条,省长留言1条,市委书记留言3条,市长留言10条,县委书记留言23条,及时办结率100%。全市月考核在各县区排名中位列第一梯队。二、带来的社会效益:通过一系列网上正面宣传引导,围绕“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的目标,形成了“黄陵宣传”“黄陵融媒”发声、全县130家网络媒体跟进、全网络平台响应的网上宣传大格局。同时,通过不断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逐渐构建起风清气正的“黄陵蓝”网络空间。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县域互联网及新媒体的管控力度相对薄弱,仍有部分新媒体发布的内容不严谨。2.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的群众满意度仍要不断拔高。(二)、整改措施:1.严格监控县域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严格管控其发稿内容,对发现的不当稿件和不实内容迅速要求其落实整改,并对其进行法律学习和教育。2.要善于动脑,不断学习沟通技巧,做好工单承办单位和投诉群众的对接交流工作,加大群众诉求督办力度,认真落实首接负责制、诉求回音壁和月通报督查,不断提高案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认真落实“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担当作为。一是邀请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专家来我县开展领导干部学网懂网用网知识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对800名网评员分批次进行网络评论和舆论引导等方法技巧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互联网素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二是高效推进“3+N”舆情协商处置机制,加强与宣传、公安网安部门情报互通、联合执法,对违规自采、违规转载、网络谣言等违法行为果断亮剑。三是联合第三方公司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实时对全县所有电脑进行安全监测,主要对计算机密码管理、操作系统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安装与升级、中高危端口是否开放、网页系统防入侵情况等进行监管,全力做好我县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四是持之以恒加强网信队伍建设,锻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高素质网信铁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网信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