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镇安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4-09 17:25
单位名称 镇安县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许可审核、卫生许可申请受理与组织审核、有关工程卫生监督、卫生监督管理、卫生法制宣传、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与管理、相关科学研究。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岭南路89号
法定代表人 段昌涛
开办资金 20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2.67万元 163.7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2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三重一大”民主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我大队严格按照县卫健局和市卫健执法支队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安排和部署,强化新冠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有序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等卫生监督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成效。1、依法履行单位工作职能职责。今年来,以医疗机构“分类+积分+信用”综合监管项目试点,召开了两次综合监管业务培训研讨会,编印《政策法规汇编》400本,印制宣传杯20000个,统一为25个镇办卫生院建立了“两卡一书”(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明白卡、不良执业行为明白卡、依法执业承诺书),全面开展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出动监督员600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场所970户次,监督覆盖率为97.1%;开展国抽“双随机”监督检查66户,完成率100%;开展了19家(200平方米)以上秦岭生态农家乐(住宿业)专项检查,重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专项检查8家,办理各类案件13件(一般程序3件、简易程序10件),罚款12500元,处理投诉举报信访件8件。2、全面开展了现制现售饮用水专项整治。按照陕西省卫健委、陕西省住房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督管理的通知》(陕卫监督发〔2022〕43号)文件要求,针对城区现制现售饮用水存在问题启动开展了摸底排查和专项整治,城区共安装自制自售饮水机103台,通过一个月专项整治,城区现制现售饮水机均做到“一机一公示”,管水人员已取得有效健康证,涉水批件、检测报告、巡查记录等都已按规定要求进行了全面公示,牢固树立了现制现售饮用水企业卫生管理责任意识。对照县委巡察办要求,及时在城区末梢水监测中设定4个以上点位,通过督导,县自来水公司在城区末梢水监测中抽查了5个点位,按时完成整改要求。狠抓创建国家卫生县工作。为全力推进“四小”行业做好创国卫达标,紧盯关键环节、狠抓细节之处、强化督导检查、认真督促整改,编印了《镇安县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卫生管理工作指南》,邀请市创卫专家开展了模拟检查和专项培训,开展了公共场所“四小行业”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整改,加强了从业人员线上卫生知识培训,发放合格证800余份。全面加强与行政审批局的对接协作,为符合条件的“四小行业”经营户办理卫生许可证等提供全方位服务,严格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2023年11月底以前完成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16家(其中:新办卫生许可证84家,卫生许可证延续29家,卫生许可证变更3家)。今年是创卫的关键年,年初按照领导安排分成两个组对全县的公共场所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对创卫办下发的117家公共场所病媒微生物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并下发了监督意见书,坚持做到整改好一家销号一家,现各场所病媒生物防治已按照上级要求整改到位,并配合创卫办对云镇、回龙等四镇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持证率。4、切实抓好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紧紧围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八有”目标,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管理,完善镇办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职责和规范,落实了监督协管月通报、季评比、半年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促进了协管巡查及信息上报及时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开展网上督导检查两次,消除了6个单位“零巡查”“零上报”问题,各巡查机构对398个巡查单位,开展3091次巡查,平均巡查频次7.77次。5、全年国抽双随机66家,10月底以前完成66家,监督完成率100%,办理双随机案件3件。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2023年,我单位积极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母婴保健、血液安全、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消毒卫生及消毒服务机构、卫生监督协管等11项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督执法检查、巡查工作,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2.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监管覆盖率,有效的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县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人员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且面临机构改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畏难厌战情绪;二是县域内监督对象多、战线长、工作量大,专业的监督执法人员女同志多,男同志少,加之驻村帮扶和其他工作配合,日常工作抽调拉用较多,特别是放射卫生、职业卫生没有专业执法人员,工作短板很难克服;三是县级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能力建设滞后,执法车辆老化,办案信息化手段不强,工作质效不够平衡,与上级要求有较大差距。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二是突出卫生执法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三是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树立良好监督形象。四是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强化监督检查,推进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综合监管协调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推动实施联合惩戒,提高执法效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加强查办案件力度,开展案卷评选活动,规范执法行为。坚持问题为导向,加大内部稽查力度,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行为,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三是加强督查整改,深化综合监管制度落实。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落实落地,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创新,全面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积分+信用”综合监管项目,着力强化从业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增强卫生监督执法综合监管效能。四是聚焦民生热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要求,实行挂牌督办,提高监督检查覆盖率和监督执法效能。加强学校卫生监督、餐饮具集中消毒、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联合相关机构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非法美容、虚假宣传医疗广告、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乱象。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不规范、不换证问题,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五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督执法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推动卫生监督业务能力整体提升。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项目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扩大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覆盖率。六是抓好作风建设,树立监督执法新形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卫健监督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做好驻村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调动各方资源,认真做好结对帮扶,不断巩固提升包抓成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好党务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教育等活动,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深化执法队伍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单位干部岗位绩效考评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