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为不动产权益人提供登记服务。开展行政区规划内土地、房屋、林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不动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工作;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永安路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阜良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4.3万元 | 238.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经费来源、举办单位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不动产登记业务活动一是2023年共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886份;抵押金额约14.18亿元;颁发《不动产权证书》4642本;其中首次登记1283宗,转移登记3359本;协助财政征收契税750余万元,权籍调查175宗;林权颁发533本不动产登记证书;农房一体发证698本;不动产信息查询5200余份;协助房产管理中心审核廉租房1800户。二是协调解决不动产矛盾纠纷处理12起,行政诉讼案2件,日常工作有序良好开展。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交地即交证”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年以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紧围绕县局党组工作大局,聚焦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动态巡查,严格自然资源执法,有效维护了自然资源管理秩序。1.社会效益:用“互联网+”,实现不动产登记大厅“一次办”。按照省、市要求,我单位积极跟进登记信息平台系统升级调试,与税务、银行等部门,签订并联办理协议,目前我县已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一窗受理、并联办理。2.经济效益:认真落实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相关要求,为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查询服务。在社会精准救助、个人所得税减免、企业营业执照申办、解决司法判决执行难等方面,助力相关部门提高履职效率,便利办事的企业群众。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学习贯彻《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紧迫感不强,学用结合不紧密。仅仅满足于日常学习,但在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动工作上,还存在用老办法、老经验推动工作的情况,创新意识不强。2.交地即交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交地即交证费用较高,部分小微企业负担较重,因此不能积极配合交地即交证工作。3.交房即交证工作中,我单位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但由于我县没有合适的楼盘,导致这项工作推进缓慢。五、整改措施(一)强化干部学习教育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好作风,按照县局党组相关文件要求,我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制定2023年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干部集中学习12次,开展研讨交流5次,全体干部撰写学习笔记约40万字,人均一万字以上,心得体会6篇,自查材料一篇,建立干部作风建设自查表和整改台账。(二)新一轮退耕还林登记发证工作完成情况新一轮退耕还林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国家审计反馈我县退耕还林问题整改的重点项目。本次共确权登记发证35969户,确权登记面积15.52万亩。目前已完成15个乡镇,111个村,权籍调查27269户,收集资料27269户,公示16671户,年底针对一轮调查中因外出未调查的农户进行二轮补充调查。(三)安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数据汇交情况镇安县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更新工作现已完成登记发证工作,登记发证范围为全县15个镇(办)156个行政村(社区)1059个村民小组,全县共调查宗地2322宗,其中已登记发证2278宗,争议宗44宗入库未登记,现数据库已通过市级检查,已申请向省厅汇交。(四)聚焦不动产办证难领域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完成情况按照省专班会议精神,运用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窗口期延长至2023年年底。紧盯时间要求,全面摸排问题、分类建立台账。一是摸清城区商品房底数。截止目前,已排查城区商品房37个小区、79栋楼、7856套房屋,其中16栋楼办证率100%,部分小区因业主未申请登记,导致办证率不高。经统计,我县商品房平均办证率96.57%。二是排查我县经济适用房并建立工作台账。截止目前已完成县电信局、县水利局、县防疫站等55个单位、725套房屋、建筑面积65845.76㎡,通过补缴出让金的方式,解决了我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问题,共计追缴土地出让金345.86万元。三是我单位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局党组会议9次,召开成员协调会议11次,工作专班督促指导13次,发现问题12个,推动整改12个,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1个。(五)“交地即交证”工作完成情况按照《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镇安县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先行地三十条措施》文件要求,制定《镇安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地即交证”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前期环节并联、提前介入、信息互通、部门联动等方法,打破原有土地供应后再进行权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审核登簿的串联办理流程,创新实行并行办理模式,前置土地权属审核工作,提前完成宗地权属调查、资料审核、测绘落宗、信息录入等工作,实现了交地与办证“零时差、一站式、全同步”的无缝对接。目前已为镇安县财欣实业有限公司、镇安县科强君诚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镇安益汇农工商有限公司镇安恒源大鲵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四家企业“交地即交证”工作,共登记发证面积28074.41平方米,“交地即交证”工作已进入不动产登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登记模式。(六)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完成情况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中心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全县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一是组织全体干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部、省、市加强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集中组织学习,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二是为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常态化建设,促进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严格遵守《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建设常态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按照市局文件精神,我中心组织全体干部签订《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承诺书》,我们将严格按照承诺书上的要求,做好日常登记工作。三是设置党员先锋岗,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加强窗口人员教育培训,严格遵守省厅不动产登记工作“十不准十严禁”,切实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七)包抓责任区创卫工作完成情况按照创卫工作要求,我单位创卫工作包抓责任区为商运司路口至体育场路口、以及开元三角区片区,由县审计局牵头。我单位持续开展每周五环境清扫日活动,组织全体干部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清理墙上野广告、拆除乱堆乱建、整治商户违规占道经营等问题,粉刷了财政局家属楼一楼二楼楼梯口墙面以及杨家巷子内墙面,粉刷面积约500平方米。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发放倡议书100多份,张贴横幅2处,广告宣传3处,发布美篇宣传稿8篇,极大的提高的片区群众对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调动片区群众和商户主动参与城市创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我中心创卫工作得到牵头单位审计局的高度认可。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按照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的函》(陕林函〔2021〕119号)文件精神,持续开展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登记发证工作,做好退耕还林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二是继续排查我县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项目楼盘,对排查出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及时办理,并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坚决杜绝类同问题发生;三是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以优质服务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继续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作风常态化建设,聚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竭力助企纾困、提质增效,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不动产登记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