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4-09 17:01
单位名称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系统研究延安精神,挖掘、搜集、整理、编纂延安时期各类历史资料,负责协调对内对外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与业务交流、学术研讨活动,编辑《延安精神》。
住所
延安市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10楼
法定代表人
冯枚
开办资金
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13万元
44.3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深入研究延安精神市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72名专家学者为特邀专家,建立专家库;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专家库,建设领军队伍,培养人才,引领发展。与市融媒体中心在《延安日报》上联合举办了“弘扬伟大精神,奋进伟大时代”专栏,刊登了23篇文章,打造研究平台。和延安大学、市双拥领导小组等联合举办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形成发展及新时代传承”等内容的全国学术研讨会4次,征集到1600多篇文章。承办了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研讨会。弘扬延安精神研究示范基地和特邀专家学者结项国家级课题48项、省级课题90多项。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我的延安情”征文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由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办的《延安精神》杂志质量日益提升,影响不断扩大,正在向公开发行努力。吴起创办了《洛源》内刊,其它县(市、区)在县办刊物上开办延安精神专栏或活页印刷品,提供研究载体。2、大力宣传延安精神延安文化发展集团编排了“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节目《延安颂》广东、河南、西安等地巡回演出8场;与延安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非遗文化”艺术作品展;组织弘扬延安精神主题文艺节目巡回各县(市、区)演出15场;“延安故事会”宣讲团,“初心的光辉,党史及延安精神”宣讲团应邀到外省市和县区宣讲;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成立了延安精神报告团,深入到县(市、区)和机关、校园、农村、社区、军营、企业作弘扬延安精神专题报告近20场,特邀专家应邀到全国各地作延安精神专题报告270多场;各县(市、区)也普遍组织了宣讲团、报告团、文艺演出团,深入到基层开展“五进”宣(演)讲、报告、演出活动;延安精神网站、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等推送文章2000多篇,初步建成了新媒体宣传矩阵。这些宣传形式,广泛宣传了延安精神,把弘扬延安精神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推动创建工作不断走实走深走新,展示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扩大了延安精神的影响,使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和启迪。3、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在今年3月15日召开的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今后一个时期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使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争先进,三年创一流。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全国弘扬延安精神工作提供先进经验。以2022年县(区、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换届为新的起点,2023年争当全省先进,2024年争创全国一流。为了推动落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先后深入到全市十三个县(市、区)和市直及中省60多个单位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200多个单位分期分批开展创建示范基地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创建成38个市级“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其中,研究示范基地4个、宣传示范基地20个、践行示范基地14个。我市10个单位被命名为陕西省“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其中,研究示范基地2个、宣传示范基地2个、践行示范基地6个。全国级践行示范基地2个。二、社会经济效益探索立足岗位践行延安精神。注重培树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典型,以此来引领全社会形成践行延安精神良好风气。发挥基地在新时代以实绩实效大力弘扬、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存在问题一是对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不够,对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内涵研究不够;二是没有把延安故事讲进新时代;三是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不适应新要求、新任务,本领恐慌普遍存在;四是常态化工作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经费得不到保障。四、整改措施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究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革命史、延安精神等内容,切实提高单位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五、下一步打算一是通过举办研讨会、挖掘红色故事、征文等活动,不断深化延安精神时代价值和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丰富内涵的研究阐释。二是设计载体,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各行业开展大众化的延安精神“五进”活动,力争推动延安精神深入人心。三是倡导结合实际,立足岗位践行延安精神,培树先进典型,用延安精神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四是狠抓学习,多措并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当好圣地形象代言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