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康市>
安康市阳光学校
安康市阳光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09 17:00
单位名称
安康市阳光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职业教育>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99号
法定代表人
郭伟
开办资金
17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87.57万元
1318.9万元
网上名称
安康市阳光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发展优化强动力。积极拓展学段服务,健全特殊教育体系,结合实际设立特殊教育学前部,为听障、智障残疾适龄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一体化服务,学制由九年一贯制升格为十二年一贯制,教师编制由43名扩至66名。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印发《年度教研活动方案》等文件3份,集团校开展各类研讨交流活动10余次,举办全省听障教育教研联合体精品课交流展示活动和安康市特殊教育集团第一届培智学生校际运动会,促进校际层面深度交流提升。修订完善《临聘人员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7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更加规范,师生的“精气神”旺盛,未来发展态势良好。(二)修德提能激活力。严格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持续开展“三心三爱”教育,举办“阳光大讲堂”,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建立完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建设推进体系和青蓝结对帮扶制度,11位教师被学校表彰为年度“优秀教师”,1位教师荣获安康市优秀班主任和安康好人称号,新增省市教学能手各1人、思政课标兵能手2人、省级学带培养对象1人、省级名师培养对象1人,3位教师在全省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2个省级规划课题顺利结题,14项教研成果在全市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在编在岗教师总数近40%。(三)五育融合挖潜力。坚持以活动为抓手,注重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育残成才。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开展舞蹈、手工、绘画、阅读、写字、体育等社团活动40余次。春季运动会、体育艺术节、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启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竞赛、舌尖上的美味、快乐种植等活动高质量开展。(四)安全护航增定力。每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督查台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主题活动或应急演练,创新开展“校园安全大家讲”活动,举办食品安全、防溺水、防煤气中毒等宣传教育讲座30余次,投入5余万元进行环境整治和条件改善。学校被新城办评为“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单位”,被市教体局表彰为“全市教体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给政府排忧,为残疾学生家庭解难,对186名残疾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对13名学前教育学生实施人工耳蜗项目训练。今年,9名聋童通过康复实现开口说话,10名职教毕业生实现就业,18名学生在“爱挑战”和青少年科创大赛中获奖,聋生在全省残疾人乒乓球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智障生在陕西特奥旱地冰壶邀请赛中荣获团体第三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学设施设备需要补充完善;二是医教融合力度不足。(二)整改措施:一是翻修运动场,康复楼加装电梯,补充教学设备;二是加强同市脑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交流合作,推进“医、教、技”融合。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抓好条件改善。对学校运动场进行翻新改造,对学前康复中心进行无障碍改造,添置优化学前游乐设施和康复个训设备,美化校园道路。(二)抓好师资培养。加强对师德师风教育和专业素养提升培训,以“四课两赛一研究”和“三字两画”为抓手,提升教师基本功。持续推进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配合做好新教师的招聘和培训工作。(三)抓好质量提升。在发展好义务教育基础上,办好职业教育和学前康复教育,加强与脑病医院等康复机构合作,大力推进“医、教、技”融合、“普特”融合。发挥核心校的引领作用,抓好教研互动协同,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四)抓好安全维稳。压实岗位安全职责,把好各时段安全风险侧重,精准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演练和风险研判。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治理力度,巩固强化校园安防“四个100%”达标建设成果,全力创设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五)抓好文明创建。开展“德润安康”系列活动,持续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高质量完成文明城市创建和省级文明校园常态化创建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