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强化督导,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对照局党组下达的2023年目标任务,我队统筹谋划,积极落实。一是督促协调各县区完成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0平方公里;二是加强指导宝塔、安塞、吴起、延长、延川、甘泉、富县、洛川、子长、甘泉等10个项目县市区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确保2023年度治理任务顺利完成。截止11月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进度均达到95%以上;三是顺利完成淤地坝建设管理和防汛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四是包抓督导安塞区的河湖长制及水污染防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是配合上级部门做好2024年分管项目技术审查和计划上报工作;六是注重发挥水保学会职能,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相关知识宣传普及,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二、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2023年,坚持“党建争优、工作争先”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督促党员干部“学”起来、履职尽责“担”起来、素质能力“提”起来,广大党员干部个人素养和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增强。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政治站位不断提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到市水务局帮扶点李家砭村开展“党员帮扶促振兴,和谐共建暖民心”活动、到学习书院开展“徜徉书海品经典,沐浴书香润心灵”活动、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提升党性修养”活动等;购买了相关学习书籍百余册,制作了党的二十大学习字帖200本,通过每日书写练习,使全体党员切实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二是坚持制度建设,党员素质不断增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管理、议事决策、党务公开等基本制度。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5次,上党课2次,集体学习20余次,集中学习时间近60小时,人均撰写心得体会2篇,党员队伍的凝聚力、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三是坚持严格管理,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支部书记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班子成员认真分解“一岗双责”职责,做到管党治党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建立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与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廉政教育谈话,及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黄粱一梦》和《揪出“水耗子”喝上“明白水”》等警示教育片,加强廉政教育。有效强化了党员在党护党意识,增强了领导干部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解决了干部职工作风漂浮、纪律松懈等问题,单位风气进一步清爽,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通过下乡检查督导、组织生活会检视和平时谈心谈话建议,及时发现单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完善。例如针对水保行业知识更新慢,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我们组织举办了“全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和淤地坝防汛信息化培训班”,邀请中省专家,培训全市水保业务骨干50余人。同时先后派出本单位业务骨干2人参加水库移民后扶绩效评价培训,3人参加淤地坝和清洁小流域规划设计培训,5人参加水旱灾害防御培训,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三、思路明确,水土保持取得高质量发展2023年,延安市水保工作队以“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奋力推动延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一是多措并举,建设管理更加高效。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贯穿了前期审查、计划管理、工程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很好效果。市级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审查专家组,对县区上报设计采取现场审查符合,随时报,随时批,同时坚持“两精准三不批”原则,严把设计审查质量关,设计质量较往年显著提升;项目管理实行动态化。对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建设采取进度排名,对完成任务好、工作实绩突出的县区,在年终考评推荐先进时优先考虑,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项目计划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各县市区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通过专项督导和分县包抓,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工程建设进度得到较快推进。截止目前,中省下达我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计划共4类76个项目,总投资1.9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6亿元。全市进场开工项目69个,开工率91%,招投标完成率91%。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涉及9县12条流域,总投资72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858万元。平均进度%;拦沙坝工程涉及2县17座,总投资245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66万元。平均进度80%;淤地坝工程涉及4县33座,总投资903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361万元。平均进度90%;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涉及5县14座,中央投资820万元。平均进度90%。二是主动担当,淤地坝防汛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今年,市局采取防汛联动机制,整合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市区河道管理处和市水保队技术人员共同防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全市安全度汛。我单位坚决服从局党组安排,一方面主动派出6名同志自5月开始至10月常驻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上班,积极参加水旱灾害24小时值班值守,为全市防汛工作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局里组织的汛前抽查检查,督促各县区做好淤地坝防汛检查整改,落实“三个责任人”2544名,指导吴起、子长、延长、甘泉等县组织开展了淤地坝防汛演练,使全市淤地坝防汛迅速进入备汛状态;另外还就全市淤地坝防汛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一线人员1098人次,印发淤地坝防汛指南资料10000多份,有效提升了防汛责任人的履职能力。三是科技引领,带动水保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在中科院陈祖煜院士团队与延安市水务局共建“延安淤地坝创新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淤地坝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建成试验坝2座,新型免管护淤地坝2座;争取省级资金300万元,开展了延安淤地坝建设管理和防汛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初步建成延安市淤地坝信息化指挥系统。今年汛期平台已向1616名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次,实现了“叫应”作用;印发了《延安市淤地坝登记和销号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全市淤地坝登记销号工作,目前已有8个县区完成小型淤地坝销号工作,正在整理报备,淤地坝建设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四是严督实查,包抓工作扎实开展。根据市局“千人治污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我单位负责包抓安塞区。我们及时组建了5人包抓组,全年明察暗访36次,发现问题43个,已督促全部整改完成。通过一年来对安塞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防汛安全、河道治理、饮水保障等工作的包抓督导,促进作用明显,推动了安塞区各项水利工作在全市排名前列。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梳理全年工作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存在基础工作走过程,党员学习教育不深入。二是项目建设管理不够科学,对“争取资金积极,建设工程落后”现象没有及时矫正。三是行业能力建设与水保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差距,技术人员仍存在“本领恐慌”。针对存在问题,队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对症下药。下步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统一思想,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组织全队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党规查摆问题发现不足,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增强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真正做到上下一心,令行禁止,凝聚单位合力,推动各项工作再创佳绩。二是完善制度,提升单位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单位学习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办法、公车使用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好“三查一考”、政务公开栏,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作风素质,更好的服务延安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三是科学谋划,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狠抓项目储备,动态管理项目资金,细化工程推进方案,以典型示范引领,不断推动延安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让当地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的治理中得到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