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理论教育辅导服务,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组织实施重大宣讲活动为党委中心组学习提供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形势政策教育干部在职业余学习辅导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香溪路27号市委行政大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朱定新 | |
开办资金 | 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76万元 | 2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学习《规则》执行的服务保障,推动中心组学习更加规范。一是高质量做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服务。印发《2023年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计划》《2023年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计划》,根据主题教育安排,制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教育学习研讨计划》。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围绕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民主法治、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专题辅导交流。邀请专家学者就党风廉政建设、延安精神、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专题作辅导报告5次。编印学习资料汇编12册、研讨发言材料汇编5册,为市委中心组成员选送书籍资料500余册。二是有效指导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印发《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突出政治学习根本任务,明确集体自学和个人自学重点内容,严格落实“一学一报”制度。及时根据中省市学习要求,印发《学习提示》4期,把全民国防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全面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学情通报制度,印发学习情况通报2期,督促提醒各县(市、区)各部门严格按《规则》高质量抓好学习。三是扎实做好学习旁听工作。落实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工作制度,制定印发《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工作计划》,明确旁听对象、内容和时限,严格按照学习《规则》要求实施旁听督导。2023年已组织对汉滨、汉阴、白河、市民政局、市审计局、市司法局等6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通过旁听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现场开展中心组学习培训并提出指导意见建议,推动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进行。(二)强化理论宣讲供给与需求的对接,推动理论宣传宣讲更加深入。一是深入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讲。发布《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辅导课单》。在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报告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以青年为主体的“三新”宣讲团的作用,同时建立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宣讲团,有效发挥宣传文化单位带头搞好宣传宣讲的作用,不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先后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延安精神等主题组织开展宣讲6000余场次,直接受众60余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二是全面抓好基层理论宣讲。在全市实施“一县(市、区)一宣讲示范点、一宣讲品牌”的基层群众宣讲品牌培树提升工程,打造基层宣讲示范点,以点带面高标准推进基层宣讲工作。专门组织对基层宣讲示范点和品牌打造进行摸底调研,加强分类指导,推荐三个基层单位申报创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指导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文艺志愿宣讲团等各具特色的群众宣讲团80余个,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通过“理论+”模式,将说唱、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到政策理论宣讲中,推动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让宣讲接地气聚人气。三是积极做好“菜单式”点题宣讲。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点题宣讲、点师授课,指导各县(市、区)宣传部主动作为,从干群需求、工作需要出发,统筹用足用活现有宣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菜单式”点题宣讲。全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等重大主题分别制定印发了多样化的宣讲课单,供各级各部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的理论学习需求,理论宣讲工作逐渐由过去的“要我听”向“我要听”转变,有效提升了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创新开展“聚力建设幸福安康”专题宣讲。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决定》,在全市开展“聚力建设幸福安康”为主题的“5+1”系列宣讲活动,即分别与五个部门联合开展共同富裕、生态宜居、崇德向上、平安祥和、风清气正的幸福安康5个专题宣讲活动和1轮全市自下而上的宣讲比赛,500余名干部群众直接参与宣讲比赛。开设《理“响”安康》电视理论宣讲栏目,播出了“幸福安康开讲了”系列节目,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推广,充分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有效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三)强化建用结合、以用促建,推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更好发挥作用。一是突出地方特色建好市级学习平台。持续更新《新思想在安康》《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牢记嘱托担当作为幸福安康谱新篇》等栏目稿件100余篇。立足安康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文旅资源策划推出《2023年“国际茶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专题,深度报道安康在生态绿色产业方面的生动实践。《陕西安康:敬世界一杯富硒茶》被全国总平台采用,单篇播放量达86万人次。二是丰富线下活动强化平台推广运用。组织开展《温暖我的瞬间》主题征文比赛。开展“学习强国”走进“红领巾”广播站,把优质学习资源送进校园。举办“医暖人心——中医药文化进万家”活动,深入基层社区,面向群众开展医疗科普讲解和名医义诊活动,把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医疗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严把质量效果推进县级融媒号建设运营。坚持成熟一个上线一个,积极推动石泉、高新融媒号上线运营。督促指导已上线运营的旬阳、汉阴、岚皋融媒号坚持内容为王,发挥融媒优势,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大部署,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印发《2023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意见》《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提示》,加强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旁听指导,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16次,集体研讨5次,人均撰写心得体会、理论文章2篇以上。统筹宣讲资源,市级层面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印发课单9批次147个专题,积极组织开展“菜单式”点题宣讲。全市组建各类宣讲队伍80余个,开展宣讲近万场,直接受众近百万人次,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开设一级栏目9个,全年共发稿8132篇,省平台采稿1976篇,总平台采稿199篇,总订阅数1202万,总浏览量8441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二是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基层还不够。三是“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优质稿件和线下宣传活动还不多。(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丰富学习形式,推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学习成果转化,推动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加强重大主题宣讲和“三新”宣讲品牌融合升级。聚焦重大主题开展分众化宣讲,推动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和重大理论政策在安康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加大“学习强国”安康学习平台建设力度,加强主题策划,不断提供优质稿件,推进县级融媒号建设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方面。突出政治学习,严格学习要求,确保中心组学习高质量开展。分级分类有序开展旁听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二)理论宣讲方面。根据中央部署、省委和市委安排,做好各项重大主题宣讲。坚持分级分行业系统建立健全宣讲队伍,做活基层群众宣讲。积极用好互联网阵地,做强网络宣讲。(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应用方面。持续深化学习平台宣传推广,继续优化学习平台内容供给,不断强化县级融媒号建设运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