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道路客货运输、机动车维修检测、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道路运输车辆服务等行业服务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七里铺大街 | |
法定代表人 | 尚文勇 | |
开办资金 | 1795.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09万元 | 102.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局党委坚强领导下,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我中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2024年,我们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紧盯短板弱项,勇于攻坚克难,全身心投入到道路运输行业各项工作中去,尽最大努力为我市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客运服务工作。全市共有客运企业47户,其中班线客运企业31户,旅游客运企业16户,2023年度完成营运客车类型等级复核1721辆,年度审验客运车辆1695辆。按时完成省厅、市局安排的“春节”等重点假日期间的客运量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完成全市建制村100%通客车任务,以及280条农村客运班线402辆客车、17条农村公交线路169辆客车交强险补助工作和油价补贴工作;完成延安市首届新“九一”扩大运动会交通保障车辆组织筹集工作,共组织筹集客运车辆32台,运送乘客96趟次,5280人次。(二)货运服务工作。全市共有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306户,运输车辆10921辆(含挂车3497辆);宝塔区共有普货运输企业496户,车辆2271辆(企业车辆1164辆,个体车辆1107辆)。2023年度审验危运车辆6724辆,普通货运车辆1819辆。为加强货运安全监管,按照市局要求对全市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情况进行调研,并报送了调研报告。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20户达不到许可条件的危运企业,147辆逾期未检验和691辆专网注销库中的危运车辆信息向市审批局进行推送,建议撤销相关证件;下发了128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对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29名从业人员向市局报送。(三)机动车维修服务工作。全市共有维修企业622户,从业人员1678人。其中一类企业35户,二类企业153户,三类企业434户。2023年,对全市已备案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摸排,将长期不营业、已注销和法人变更的425户企业进行登记和上报;并持续开展宝塔区维修市场的安全检查,对未备案的24户维修经营户分2次向市局进行报告。加强源头监管,严格按照“谁出报告谁负责”原则,落实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责任,依照“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原则,落实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结果全国互认、“两客一危”车辆的综合性能检测结果全市互认。认真落实汽车排气污染治理工作,按照省厅《关于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I/M)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M站建设指导工作,全市共有M站20家,除黄龙、延长两县以外均有布设,M站数据与陕西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数据基本完成对接,初步达到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闭环管理的条件。(四)驾驶员培训服务工作。全市共有驾驶员培训学校43所(一级1所,二级12所,三级30所)。2023年,全市从业资格证培训5118人,申请考试4942人,合格4541人,通过率达92%,普通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直接申领1942人,成功率100%。高度重视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和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多渠道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办结成功率,截至12月底,延安市“跨省通办”业务办结率由88.31%提高至98.32%,办结成功率由17.02%提高至81.04%;全市已核发资格证件83779本,生成电子证照50103张,生成率达62.96%。严把驾驶员培训关,组织召开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市、区推进会2次,要求驾培机构严格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培训学时、内容开展培训教学工作,确保计时培训上传数据真实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和计时培训专项检查36次,停业整改驾培机构8所,约谈3所驾培机构和所属管理部门。2022年全市驾培机构质量信誉评价结果为:共评价驾培机构37所,其中优秀4所,良好14所,合格16所,不合格3所。(五)安全生产服务工作。按照市局2023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印发《关于开展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落实道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部署安排,督促运输企业,尤其是“两客一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职责,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坚决杜绝麻痹松懈思想;按规定完成安全生产“两类人员”安全考核和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动态监控抽查长效机制,要求相关业务科室以动态监控平台为主要监管手段,每周至少3日全天候对相关企业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主要针对客危运车辆驾驶员遮挡遮蔽动态监控摄像头、抽烟、接打电话、旅客不系安全带、危运车辆不配备押运员等人为安全隐患进行无差别监管,2023年,共查出车辆违法违规行为486条,并向市局进行报告,单位也按照职责范围及时进行了处理。(六)信息发布和投诉处理。2023年,在延安道路运输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各类通讯稿48篇;接到12328和12345投诉热线转来我市道路运输领域市民投诉238条,均能及时办理并按时向投诉平台回复,未出现逾期或故意拖延不办现象。二、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2023年1-12月完成公路客运量923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9.37亿人公里,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3.26%、107.64%;完成公路货运量4615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58.17亿吨公里,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8%、3.08%。2023年客货周转量增速3.91%。三、存在问题(一)近几年道路旅客运输面临多种运输业态冲击现象愈演愈烈,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导致客源客流不断减少,市场逐年萎缩,效益持续下滑,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道路旅客运输发展面临极大困境。(二)我市行政审批改革后,对涉及安全生产许可事项降低门槛,导致不符合安全条件企业准入。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数量激增至目前306户,占全省比达32%。企业总体规模小,导致管理机构缺失,水平低下,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危险货物运输市场长期低水平竞争、低水平管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及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素质安全意识严重缺失,安全形势极其严峻复杂。(三)维修企业未备案业户较多。主要因为一是受地理条件限制,部分企业的经营场所和公共停车位达不到《机规》要求。二是审批制度改革后,准入门槛降低,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低。导致备案制度实行3年来,宝塔区范围内仍有500余户机动车维修业户未按要求备案。(四)驾培机构培训能力过剩,驾培市场整体低迷,导致市场过度竞争、打“价格战”恶意现象时有发生;驾培监管服务平台与公安考试系统仍未实行联网对接,无法实现数据共享,致使计时培训教学落实不能到位,培训教学监管困难。四、下一步打算(一)进一步找准单位工作定位,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今后的发展锚定方向,拓展思路,针对诸如旅客运输传统方式受新业态冲击,危货运输准入门槛低企业良莠不齐,普通货运量大分散,维修行业备案意识薄弱,驾驶员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动态监控应用不到位等疑难杂症,持续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切实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二)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切实以提升经营者满意度作为完成各项道路运输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强化“两客一危”企业监管,充分利用动态监控、电子运单和4+N+1方式实行有效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将风险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维修企业维修质量主体责任,改变思路主动探索新方法新措施改变目前维修市场管理处境,不断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严格执行新颁布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确保新政策新要求落到实处。(三)把道路运输安全服务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适合我市道路运输行业运行规律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精准措施,筑牢道路运输安全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