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开放大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会成员提供电大高等教育服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学科范围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迎宾大道永兴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胡延文 | |
开办资金 | 14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20万元 | 313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开放大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陕西开放大学、市教育局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开放教育“以评促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业务开展情况1.做好开放教育办学评估迎检工作。全面梳理第一次自评存在的问题,对照评估指标,压实责任,对标对表抓好整改。加强与陕西开放大学的业务对接、与其他市级开放大学的交流学习,强化对各县级学习中心的业务指导,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评估培训。开展第二轮系统自评,完成学校自评报告、自评打分表和各项资料整理归档,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迎接国家开放大学远程和实地评估。2.强化办学体系建设与管理。落实国家开放大学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办学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办学管理标准化文件,规范办学管理。根据省委编办《关于县级广播电视大学更名及规范设置的通知》,加快开放大学县级学习中心的更名和规范设置,完善两级办学体系。强化对层次办学单位业务指导和支持力度,提升办学体系招生、考试、学籍、教学、支持服务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基层办学单位的调研、巡教、检查、评优等工作,做好过程性考核评价。3.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专业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成人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建设一批专业定位清晰、专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一流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4.扩增优质学习资源。出台学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配齐配全开放教育、成人教育学习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对标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培育1-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5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各类图书资源,探索“智能图书馆”建设。5.加强网上教学和支持服务。对照开放大学评估指标,做好网上教学组织和实施,优化完善网检数据通报机制,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持续强化网上教学和支持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学校《“一网一平台”试点工作方案》,做好新平台教学管理与服务。制定《网上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规范教学工作量管理,强化教师职责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6.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科研项目管理服务,做好省级、市级项目申报、政策解读及培训工作,提升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率,获批市级以上课题5项。做好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产出。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延安开放大学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发布学校建校以来年度大事记。做好对内展示、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学校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创新新闻宣传工作,加强与优质媒体合作,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打造新闻精品,提升校园新媒体影响力。开展“开学第一课”“世界读书日”等系列活动,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二、社会效益及成效延安开放大学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延安的社会影响正面,有较好的社会口碑。1.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在当地的正面社会影响情况学校以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市县办学体系统一转型,实现了向新时代开放大学整体跨越,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市各县区、各行业的高质量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学校面向全民,资源共享,因需施教,对外加强与全国各地开放大学及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对内拓展延安各单位、企矿、社区、乡村教育合作,开发和共享优质师资、实践基地、科学研究等资源,学校开设了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研究生等学历教育层次,涉及理工、教育、石化、建筑、农林、医学等130多个专业。学校每年开展两次开学典礼,给毕业学生举行学位加冕礼,颁发学位证书。学校坚持“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理念,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开启“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产业工人助力培训、残疾人教育爱心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基层干部学历提升”等“五大工程”。在新的转型发展阶段,延安开放大学以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宗旨,扎根延安大地,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延安市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社区教育的重要平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奋力谱写新时代延安教育事业追赶超越新篇章做出新贡献。2.非学历教育及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培训、学分银行等在当地的正面社会影响情况目前,延安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全民终身学习工作机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延安各县(市、区)将爱党爱国教育、人文教育、市民文明教育、家庭教育融于乡村振兴技能等培训中,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等创建活动,让社区教育真正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社区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知识讲座、消防安全培训、健康教育讲座、普法教育、志愿者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社区居民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组织群众开展蔬菜栽培、苹果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技能科普培训。与人社、就业等部门联合,为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退伍复转军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提供家政月嫂、电子商务、保安、汽修、驾驶技术、果园管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让终身教育遍地开花,终身学习蔚然成风。三、存在问题过去的一年,学校虽然在体系建设和系统办学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例如学校攻坚克难精神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教职工关心问题要进一步重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改进和解决。四、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面对崭新的2024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陕西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定转型发展信心,学历教育抓质量,非学历教育抓深化,社区教育抓提升,为全市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