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4-04-09 15:43
单位名称 镇安县木王国有林场(镇安县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开展辖区内国有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工程,种苗基地建设和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木王镇桂林村七组
法定代表人 郑自君
开办资金 21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7.05万元 232.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党建领航和单位管理相结合,职工队伍团结稳定。2023年,我场组织开展集中党建学习结合创文创卫、清廉镇安建设、和林场工作实际,多角度全方位加强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组织全场职工参加学习活动。认真开展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加强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把职工政治学习与单位管理紧密结合,扎实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整顿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出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氛围,全场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单位内部团结,没有出现违规违纪问题,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在全场启动并建立县(县长包抓)、场(场长)、站(管护站站长)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以及场、站、护林员三级防火责任模式,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防火管理机制,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为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提供组织、制度保障。本年度内共安排森林防火宣传车180余次,刷写防火标语700余条,在人口密集区悬挂防火横幅5条,制作防火宣传牌10块,发放防火入户通知书800余份,张贴防火标语及市县级部门防火戒严令、告知书、宣传贴等800余份。全场四个入山登记站坚守岗位,宣传推广“防火码”,实行扫码通过并如实登记山场出入人员及车辆,严格检查入山带火情况,确保入山人员和车辆都得到监控和记录。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了“宣传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机构到村到组,责任落实到户到人”,所辖森林资源在有效保护中安全增长,全年无毁林案件和森林火灾火险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我县危害严重,按照县政府和县局统一要求,为了确保我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场部成立了以场长为所长,分管副场长为副所长,相关科室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所,全面负责本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是完成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疫木普查工作,并完成2023年春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任务,疫木全面砍伐、清理、烧毁,质量综合评定合格。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测报准确率、无公害防治率达到标准。二是对重点区域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进行打孔埋药处理,大大降低了我场松材线虫病发病率。通过多种防治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保护了松林资源安全,茂密的针叶林覆盖也是我场的一大生态亮点。(四)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工作主要是抓好源头的治理,我场在各管护辖区主要路口设立观察点,组织林场专职护林员巡山护林,坚持每天巡山,一月不低于22天,全年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发生。(五)保护区工作正常开展,日常管理有序。近年来,我场不断加强鹰嘴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杨凌学院钱栓提教授来我场科研考察时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这也是全国首次发现在1800米海拔区域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群落分布。(六)林业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一是森林保护项目顺利实施,2023年上级下达我场森林保护巡护项目任务3个,我场精心组织实施,于11月中旬已完成作业任务并通过县局检查验收。同时迎接了省林业局、市局领导现场指导和检查督导。二是完成了2023年上级下达我场庙沟镇人工造林1000亩并顺利通过了县局检查验收。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专项行动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了全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秩序稳定,森林资源实现了“五无”管理目标。二是林业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三是2023年度积极争取贫困林场扶贫资金,使林场职工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为林场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种苗培育目标全面完成,为全场乃至全县的绿化工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经济效益: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从而有力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四、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林场管护面积较大,交通不便,辖区内森林防火宣传存在死角死面,不够彻底。辖区未安装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防火监控手段单一落后。(二)林场处于高寒山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没有大量的资金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季节性尤其是冬春缺水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林场的正常生产和长远发展。(三)林场现有职工整体年龄严重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力量薄弱。存在年龄大的干不动、新的人才进不来尴尬局面,资源保护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适应不了林场新的发展趋势。(四)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县级同级财政,县级财政投入林场产业发展相对有限,项目争取有制约,林场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突破。整改措施。针对单位情况,特制订以下措施:一是不断加强单位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使全场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单位内部团结,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县级财政、发改等部门将国有林场林区内防火道路、饮水、通讯、管护站用房等基层保障设施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进一步改善基层职工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条件。三是建议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出台新的人事政策,尽快完成人员新老交替,不足的技术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理使用人才,科学发展人才,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六、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学习,持续提升综合素质。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辟专题培训、继续教育、在职进修等“第二课堂”,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业务知识和服务意识教育,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服务优的生态绿军,为全县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有林场力量。二是立足本职,抓好重点工作开展。突出国有林场辖区林长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督查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检查、排查、督查、整治、巩固、提升工作,逐步建立完善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发展持续的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体系,有序开展林业生产工作。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多方筹措资金,计划2024年新建文家管护站,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火器材和基本办公设备。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全面提高工作质效。对干部职工知识老化问题,年初制定学习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工作,将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纳入年度考核,与职称评聘、等级晋升、评优树模、绩效工资发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促进林场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和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五是聚焦林下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和立地条件,利用良好的蜜源发展养蜂项目;结合优质地理环境优势,利用苗圃育苗,发展林下中药材育苗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