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丹凤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承担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业务管理,履行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的管理、使用,编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预、决算方案,检查、审核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情况和服务质量,协调相应的配套服务,收集、分析、反馈合作医疗信息和统计资料等工作。 | |
住所 | 丹凤县卫校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赵兴文 | |
开办资金 | 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丹凤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44万元 | 18.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做法(一)基金征缴情况。一是2023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51770人,每人筹资总额为930元(其中:个人350元,各级财政580元),全年筹资总额2.34亿。二是2023年城镇职工参保15200人,参保率100%,基金总收入8762.2万元(含生育保险),其中:统筹基金6312万元,大病互助基金964.2万元,个人账户1486万元。(二)医保基金运行情况。一是居民医保1-12月份共计支出14166.42万元。其中:住院患者45551人次,总花费38221.91万元,报销金额11817.55万元。门诊(包含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特殊药品、门诊两病、急诊抢救、肾病透析)共计226821人次,总费用4487.01万元,报销金额2348.87万元。二是1-12月开展医疗救助报销业务,住院13311人,金额1357.05万元,门诊22099人,金额228.1万元。大病保险报销业务全年14721人次,大病金额7524487.74元。三是职工医保基金支出情况,2023年1-11月职工医保共支出5406.5万元。其中:职工住院核报2230人次,医疗总费用1716.78万元,统筹金支付1235万元,门诊特殊疾病核报3590人次,总费用1334.8万元,核报1001.3万元;生育保险待遇核报120人次,总费用64.8万元,基金支付63.1万元,办理异地安置人员130人。(三)加强基金监管,严格开展医药机构定点验收及协议签订工作。一是扩大经办定点机构和服务覆盖范围,2023年县域内医疗机构续签医保协议376家,新增医疗机构5家。二是强化智能审核,杜绝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降低群众医药费用水平;1-12月应用智能监管子系统发现违规机构23家,违规数据4200余条,审核扣款3750人次,涉及医保基金102774.19元。下发整改意见书30份,三是突出现场稽核监管。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对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稽查,共稽查定点医药机构446家,民营医疗机构18家全覆盖。派出稽核人员30余人次,审阅病历600余份,出具稽核检查反馈单50余份,约谈机构4家,暂时结算1家,查处不合理收费17440余元,已上解基金专户。(四)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优化经办服务。一是多形式开展医保费用征缴渠道,方便群众参保缴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实现了税务系统终端缴费、政务大厅税务窗口缴费、银行系统客户终端缴费、手机微信缴费等多渠道的缴费形式,使得缴费更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二是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经办效能。“一站式”结算模式全覆盖。三重保障报销全部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资料办结、一张单子结算、一个渠道兑付资金等“一站式”结算服务。三是持续加强行风建设。制定下发《2023年医保经办中心行风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持续开展“放、管、服”便民服务业务,做到为群众服务全方位。1-11月开展便民服务7406人次。完成居民电话转诊679人次;门诊慢特病申请7623人次,报销27799人次,各类电话咨询7268人次。1-12月居民参保信息修改和新增业务共计1179条,居民暂停参保业务共计279条,开展居民特药申请150人次,报销业务659人次,县外就医报销审核1107人次。1-12月12345平台全年来受理信访案件共计108件,能够及时办结,办结率98%,好差评网上办件数2998,评价数2998,群众满意度100%。(五)全力做好离休干部待遇审核工作。2023年来按照市医保局下发离休干部待遇审核工作最新文件精神要求,精心开展,对全县离休老干部、县级在职领导、退休领导人员情况进行了再次重新摸底确认,确保离休干部待遇审核工作落实落细。截至目前离休干部待遇审核共计核报46人次,医疗待遇共计支出110.2万元。(六)不断深化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是按照市医保局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要求,按期推进工作。向县医院、中医院、江南医院、博爱医院4家DIP试点机构预拨资金到11月,共计3830.06万元。启动17个乡镇一级医疗机构DIP移动支付方式改革。二是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国家异地就医结算业务。三是落实“两个允许”,加大结余留用资金奖惩兑现,让医保资金始终在阳关下运行。(七)强力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一是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和推广应用。在所有医药机构悬挂张贴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操作宣传彩页,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开通县域内定点药品零售企业手机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功能。二是强力推进医保信息编码贯标。今年来积极做好18项医保信息编码贯标,及时维护新版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信息,衔接网络运行商实时维护定点机构基础医保信息、变更信息、临时增加信息,保障信息系统运转正常和经办业务实时结算。三是按照省市医保局要求持续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基本完成各项医保接口改造工作。截至12月共计组织开展医保新系统应用培训30余次,协调信息网络平台和基卫HIS系统工程师现场操作培训5次,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等业务正常结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